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 科技支撑云南红河决胜脱贫攻坚
2020-03-16 10:25:29  来源: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等重要指示精神,及院相关部署要求,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推进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工作,为云南红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开展水产苗种繁育,保障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农以种为先。”充足优质的水产良种苗种供应,是推进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正是云南红河地区鲤鱼的繁殖季节。为了保障今年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的顺利实施,淡水中心的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与云南中海渔业公司技术团队通过电话、网络,商讨技术方案,依托设在红河县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克服了工人返岗难、相关生产物质运输不便等多种困难,如期开展了“福瑞鲤2号”的苗种规模化繁育工作。截至3月12日,已经培育福瑞鲤2号乌仔、大规格鱼种约4000万尾,为红河州示范推广近3万亩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夯实了基础。

完善生态养殖技术,促进梯田综合保护利用。为强化对云南红河脱贫攻坚的科技支撑,淡水中心承担了院“乡村振兴”专项“哈尼冬闲梯田生态养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实施计划最后一次科研采样和捕捞测产工作延期,为了及时取得第一手科研数据,为下一步完善和示范推广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冬闲田蓄水生态养殖”模式提供支撑,经多方协商,3月9日-12日,依托淡水中心的院“渔农综合种养创新团队”科研骨干赴云南红河开展科研样品采集和捕捞测产工作。

“哈尼冬闲梯田生态养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生产性示范试验在红河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内进行。2019年10月23号选取海拔分别为600米和1100米、面积相近的梯田放养80g/尾和160g/尾的2种规格福瑞鲤2号鱼种,逐月采集水体、底泥、鱼肠道等各个组织样品,研究水质理化指标、水体浮游动植物,水体、淤泥、肠道内容物等整个生境微生物特征及检测福瑞鲤2号生长性能、消化、免疫等指标,以期阐明哈尼梯田生物群落及食物链/网关系、物质流动规律,建立针对不同海拔的冬闲梯田福瑞鲤放养模式。经项目组努力,顺利完成了样品采集工作,并取得满意的测产结果,冬闲田福瑞鲤2号亩产可达到50kg以上,当地售价60-100元/kg,实现冬闲梯亩增效1000元以上的良好经济效益。

深入研讨工作方案,持续推进稻渔种养扶贫。春耕开启,农事不待。面对仍在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淡水中心充分发挥作为国家大宗淡水鱼、特色淡水鱼等两大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作用,与云南中海渔业公司紧密合作,科学研判、提前谋划,针对近期的重点工作商讨了方案、措施:一是加强远程技术指导,重点抓好福瑞鲤2号苗种的培育,及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泥鳅苗种的规模化繁育,确保有优质的苗种供应,为稻渔综合种养、罗非鱼产业等发展提供保障;二是与云南地方有关渔业主管部门紧密协作,充分发挥体系云南综合试验站及其示范县、示范基地作用,落实好新品种引进、苗种发放、技术培训等工作,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三是统筹好科研计划,确保各项科研项目计划任务按期完成,同时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冬闲田蓄水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梯田保护及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终,通过技术集成示范,以点带面,以村带镇,镇镇相传,助力红河打赢脱贫攻坚战、致富奔小康。

上一条:科技支撑稳产保供系列报道——长江水产研究所
下一条:科技支撑稳产保供系列报道——淡水渔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