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南海水产研究所狠抓科研进展、突出技术支撑硕果累累
2009-04-21 00:00:00  来源:

针对目前行业关注的水产主导品种培育、重大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健康养殖和水生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技术问题,南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所”)积极组织全所优势力量,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相关科研项目达177项,合同总经费6900万元,通过不懈努力,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以斑节对虾和马氏珠母贝为主要对象,进行的加强水产主导品种的良种选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斑节对虾快速生长群体选育到子三代,生长速度大约提高了8%;建立了5个不同地理群体马氏珠母贝核心育种群体,选育出了3个马氏珠母贝新品系;以RAPD、微卫星、RFLP、AFLP以及D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为基础,筛选建立了3种南美白对虾的种质检测分析方法。

二、渔业标准化研究工作,为渔业标准的制定和宣传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广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积极参与广东省质量安全监督与突发事件处理、政策建议、培训、宣传等工作,目前承担相关标准化研究项目34项。

三、水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测工作成效明显,为保障上市水产品食用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出色完成了农业部下达的六城市水产品药残监控、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产品认证检测等阶段性任务;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以水质和养殖贝类中大肠菌群为指标的贝类划型模式,在广东省阳江市程村海陵湾贝类养殖场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海区划型试点,为我国海区贝类管理和养殖区全面划型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四、水产养殖环境调控技术取得新进展,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初步建立了对虾养殖池塘优良微藻藻相构建技术、基于质量安全的对虾营养免疫调控技术和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生态处理技术,提高了水产健康养殖水平。

五、抗风浪网箱集约化养殖技术试验示范取得明显成效。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终末平均体重比传统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高75%,特定生长率比传统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高23%,饲料系数比传统网箱低,集约化程度比传统网箱平均高15倍,海域节约2.5倍;在南海构建了我国首个包括GIS、养殖种类、箱型结构在内的深水网箱数据库,有望在未来扩展至全国范围,创制深水网箱养殖自动控制技术与装备,目前已完成了智能水下洗网机、水下远程监视系统、AM起网机械人、远程自动投饵等装备的样机制作,开发了目标识别不间断活鱼捕捞技术与装备,实现集鱼、规格分选和连续起捕,为深水网箱精准养殖奠定基础;首创国内160米周长超大型深水网箱,突破了普通深水网箱的设计理念,为构建海洋牧场创造必要条件。

六、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调查评估,有力支撑了中越渔业协定实施管理。我所从2005年起开始承担“中越北部湾共同渔区渔业资源联合调查”任务,现已先后完成7个航次共357站次调查任务,获得调查数据4万多个,为渔业管理部门了解北部湾渔业资源状况和变动趋势提供了最新的数据资料,为《中越渔业协定》实施期间的北部湾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各项渔业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七、“海洋贻贝观察”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借鉴国际“贻贝观察”体系的先进模式,立足于我国经济和技术条件,针对我国近岸海域的实际污染问题,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海洋贻贝观察”技术体系,为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提供了一种先进、适用的污染监测与研究技术体系,提高我国海域污染监测领域的技术水平。

八、初步评价了人类活动对海域生物资源的影响状况。以大亚湾为典型,完成了基于GIS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基于指标体系、管理目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四个模块组成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建立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六级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人类活动对海湾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九、积极开展人工鱼礁生态增殖及海域生态调控技术研究示范,为海洋生物资源增值提供科技支撑。首次完成了重点生态调控区渔业资源声学调查评估和海流声学多普勒流速流量剖面仪定点调查,重点生态调控区及附近海域12站的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拖网调查评估,为全面、深入开展南海区各项人工鱼礁关键技术的研究积累了重要基础数据资料。

十、积极开展资源环境监测和工程建设对渔业资源及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的影响评价,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组织开展渔业资源与环境常规监测,完成南海北部海域5个航次253个站位监测任务,获得和录入数据 85万个。完成南海北部近海、重点海湾和重点养殖区51个站位监测任务,获得和录入数据1900多个。监测结果为掌握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动态变化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在港澳珠大桥及沿海工程建设,期间积极开展工程建设对渔业资源及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的影响评价,参与南海区水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人工鱼礁建设、水产资源增殖放流、中华白海豚保护等公益性工作。

十一、积极开展海水养殖环境综合修复技术研究,为海湾高效、持续、综合利用提供科学基础。针对广东沿海典型的海水养殖区域池塘对虾养殖、鱼类网养殖和贝类吊养这三类主要海水养殖类型,并据三种养殖类型不同的养殖水域渔业生态环境退化特点,以"养殖自身污染源头控制~养殖过程生态环境中间调控~退化养殖生态环境终端治理"为主线,围绕养殖生态环境"自身污染"预警指标体系、养殖容量、养殖生态环境调控技术和退化养殖生态环境终端治理技术开展研究,提出适合的养殖生态环境"自身污染"预警指标,建立适合的以养殖生态环境"自身污染"预警指标为限制的养殖容量模型,优化生态多元化立体养殖调控模式,集成养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技术。

十二、全面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优势水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科学研究成果成熟技术为基础,以推广主导产品、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上半年,组织实施了渔业科技入户粤东行、渔业科技下乡、转产转业渔民培训和渔业技能鉴定等大型活动共12次,派出科技人员100多人次,走访养殖农户32次,扶持示范户300多户,培训渔民65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230多册;开展转产转业技术培训18期,接受培训1500人次,发送培训资料5000多份,有力推动了我所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水产养殖增长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条:淡水中心“选育青虾规模化扩繁与养殖示范”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下一条: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水产优良品种选育与苗种繁育技术研究”课题取得重要成果 获得5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