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水产优良品种选育与苗种繁育技术研究”课题取得重要成果 获得5项发明专利
2009-04-21 00:00:00  来源:

11月12至14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水产优良品种选育与苗种繁育技术研究”课题所属“中国对虾养殖新品种选育技术”等18个专题在湖北武汉通过了农业部渔业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课题由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主持,黄海水产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研究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广东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共同承担。验收专家组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院长谢从新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员等7位专家组成。专家组认为:经过3年的攻关研究,该课题每个专题均按计划要求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经济考核指标,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获得了5项发明专利,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推动我国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1.“中国对虾养殖新品种选育技术”专题(编号:2004BA526B0101)

该专题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黄海1号”中国对虾,并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构建了21个家系,筛选出抗高氨氮家系8个,抗高pH值的家系10个,其中既抗高氨氮又抗高pH值的家系5个;评估了“黄海1号”中国对虾生长3个月和4个月时的体长的狭义遗传力,新品种具有腹节1长度和腹节总长度增加,头胸甲宽度及腹节1宽度降低的特征;对选育群体和家系进行了遗传分析,初步构建了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筛选出中国对虾家系间遗传标记,建立了家系微卫星识别技术。在山东日照、昌邑和胶南建立了3个试验基地,共培育出中国对虾养殖新品种的亲虾5000尾,健康虾苗1.5亿尾,示范养殖5000亩,实现产值3487.5万元,利税2179万元;在山东、河北、江苏、天津等地辐射推广养殖9020亩,实现产值5412万元,增加经济效益3382.5万元。专题执行期间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6人;已发表研究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2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完成3个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2.“尼罗罗非鱼良种选育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02)

该专题通过连续9代的选育,获得了生长速度比基础群体提高30%,遗传纯度达到91.1%的罗非鱼新品种—新吉富罗非鱼,已通过农业部新品种审定;建立了生长速度、尾鳍条纹平行清晰度、遗传纯度等复合性状的同步选育技术,研究了新吉富罗非鱼选育过程中表型和遗传型变异的同步性,以及该良种特有的分子遗传标记。该罗非鱼新品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推广面积达28万亩,总产值近10亿元人民币,新增利税约2.1亿元人民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该专题发表论文8篇,待发表3篇,其中SCI收录3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3.“团头鲂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05)

该专题在浦江1号(F6)基础上,继续系统选育,选育产生了F8和F9,生长速度提高了5%。研制产生了团头鲂同源和异源四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自繁后代等10个育种试验材料,研究了它们的养殖性能、遗传特性、营养成分和性腺发育,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建立了上海水产大学鱼类育种实验站、上海松江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江苏滆湖国家级团头鲂良种场等生产试验基地,年产“浦江1号”鱼苗4亿尾,夏花鱼种3000万尾,亲鱼3000组。已表论文4篇(其中SCI2篇),待发表2篇。申请专利1项。

4.“栉孔扇贝良种选育及苗种繁育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03)

该专题培育出1个栉孔扇贝快速生长品系G7,生长速度提高了38.4%,成活率提高8%,培育出一个抗病家系K2,成活率提高44.1%,生长速度提高9.7%;筛选出一个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杂种优势组合,成活率达95%,生长速度比栉孔扇贝提高23%;建立了杂交苗种培育、养殖生产工艺和技术规范;建立了杂交后代的鉴定技术。建立了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和四倍体育种技术路线。栉孔扇贝快速生长品系已推广养殖面积3500多亩;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杂种优势组合在山东省累积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专题执行期间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9名。已发表研究论文24篇,SCI收录论文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育种”研究成果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5.“易捕鲤选育技术的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04)

该专题选育出一个抗寒(自然越冬成活率达到90%以上)、起捕率高(两网起捕率达到85%以上)、生长速度快(比F1快15%)的鲤鱼新品系—易捕鲤(F4);分析了易起捕和抗寒性状基因在后代中的分离与重组情况,建立了大头鲤、鲤和易捕鲤F3的RAPD图谱,获得9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标记;初步选育出一个优质鲤鱼新品系,并对优质鲤鱼的肌肉品质和营养成分与柏氏鲤(大头鲤)和普通鲤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其粗蛋白、谷氨酸、粗脂肪、EPA、DHA均高于德国镜鲤和松浦鲤。进行易捕鲤大水面放养试验,经上中下三个水层挂网渔获物统计表明,易捕鲤活动水层主要为中上层。2004年到2006年合计放养鱼苗400万尾,鱼种合计50余万尾。3年回捕合计8410公斤;专题实施中建成了3个示范基地和1个大水面放养增殖中试基地;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1篇。

6.“虹鳟优良品系选育技术的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11)

该专题建立了5个基础群体、17个选育群体、87个家系,每个基础群体300尾;并对后代生存力及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建立了选育系及亲本的表型值以及环境因子SAS数据库;确定4个优势选育系,生长速度较渤海品系提高11.86%-35.30%;初步进行了选育一代与基础种群的雌雄异型比较;初步对育种值进行了估计;建立了生产性状遗传关系模型3个。完成了7200尾鱼的标记,培育了后备亲鱼2000尾,发表文章3篇。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建立了示范基地,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7.“银鲫快速生长新品系选育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07)

该专题确定了建立快速生长银鲫新品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银鲫品种培育和苗种生产的技术路线;并初步筛选获得了一个生长速度比D系异育银鲫快10%以上的新品系;比较分析了银鲫转铁蛋白和血细胞同工酶在银鲫雌核生殖克隆间的遗传异质性,发现银鲫三个不同克隆间转铁蛋白的多态性可能由三个等位基因编码;建立了5个可快速有效区分银鲫5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的SCAR标记;发现彭泽鲫与A系方正银鲫具有相似的转铁蛋白图谱和RAPD电泳图谱;对江苏省洪泽银鲫良种场的91尾银鲫亲本进行了分子标记分析,并从中鉴定出与克隆A、D和F不同的10个克隆,为育种选择提供了新的材料。该专题执行期与江苏省洪泽县水产良种场共同建设了国家级异育银鲫良种场;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名。已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编写专著1项,获得专利1项,获奖2项。

8.“鲢鱼新品系选育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08)

该专题应用综合育种技术,初步选育出1个快速生长的鲢鱼新品系(F3),其体重增长比普通人繁鲢快22.7%;建立了2个人工雌核发育鲢选育系;获得了性成熟的转雄鱼(伪雄鱼);筛选出雌核发育鲢选育系特有的RAPD遗传标记;建立了鲢性别人工控制技术。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3处,保存了2个选育系鲢性成熟个体500多尾,平均体重5-6kg/尾,并繁育2个选育系鲢后代(F4)苗种60多万尾。该专题执行期间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

9.“罗非鱼品种改良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10)

该研究开展了奥利亚罗非鱼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奥利亚罗非鱼与鳜鱼的杂交,并获得了后代;开展了F1代群体的回交、自交配组,获得F2代350尾,F3代600尾以上,建立了2个具有不同特性的选育群体;经多方面的分析,建立了杂交鱼性状评价方法。该专题执行期间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6篇。

10.“全雌建鲤选育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09)

该研究建立了全雌建鲤育种技术,并筛选出了与性别有关的RAPD标记和AFLP标记;培育出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5.7%的全雌建鲤,人工转性成功率(雌转雄)达到平均76.5%,并获得630尾“生理雄性”建鲤。建立了全雌建鲤基地50亩,累计生产全雌建鲤鱼苗120万尾,并示范养殖220亩。该专题执行期间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发表论文2篇。

11.“河蟹良种选育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编号:2004BA526B0112)

该专题选择长江水系河蟹良种F2代河蟹亲蟹500组,2000只;共繁育蟹苗611.8公斤,计9800万只;培育优质一龄蟹种260万只,产量提高5%,完成了F3亲蟹的选育。建立了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面积5000亩,年产优质商品蟹25万公斤,年产值1500万元。制定省级技术标准1项,发表论文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

12.“史氏鲟全人工繁殖及全雌化培育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13)

该专题采用生态、生理和组织学等研究方法,基本掌握了史氏鲟的性腺发育特点,并建立了亲鱼提早成熟和提前产卵的温度控制方法,史氏鲟可提早1-2年成熟,产后隔一年再次成熟产卵;建立了亲鱼和后备亲鱼群体(6.6万尾),建立了2种活体取卵技术,手术成功率可达96%以上;年繁殖史氏鲟苗种达到332万尾;实现了史氏鲟的全人工繁殖,催产率96%,平均受精率69.1%,孵化率77.1%;采用外源激素诱导方法,培育出全雌史氏鲟群体3万尾。在北京、四川、江苏、浙江和山东建立了5个示范基地,发表论文3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

13.“哲罗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16)

该专题进行了哲罗鱼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种群遗传学、以及卵黄蛋白原提取、分离、纯化等研究,为该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首次实现了哲罗鱼全人工繁殖和仔鱼摄食人工饲料的规模化培育,2006年孵化出苗种36万尾;保存野生幼鱼驯养成熟亲鱼174尾,获得了人工繁殖的5龄F1代后备亲鱼453尾。建立了2个苗种培育示范基地,在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山西、云南、四川等省市进行了推广养殖。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14.“鳙优良品系快速选育技术的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06)

该专题建立了一套以一次单性发育与人工性别控制及分子标记选择配型的全新鱼类快速选育技术;培育了4个鳙雌核发育群体,获得正常雌核二倍体苗逾2000尾;发现了1个耐低氧的鳙品系;对鳙雌核发育后代进行性别人工控制,获得了生理性雄鱼“伪雄鱼”,构建了纯系基本群;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鳙雌核发育后代的遗传标记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用于遗传配型选择的特有遗传标记。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

15.“赤点石斑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15)

该专题通过减少间性鱼的比例,获得了足够数量的雄鱼和雌鱼,控制合适的亲鱼雌雄性比,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建立了大规模培养的技术,保证仔鱼开口饵料的充足和稳定的供应;筛选了最适的饵料系列配置和衔接,保证变态期稚幼鱼的营养,提高了鱼苗的存活率,并初步建立了石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建立了基地5个,共培育赤点石斑鱼3cm苗种62.79万尾,受精率75.8%以上,孵化率81.5%以上,从仔鱼到3cm苗种的存活率为3.85%以上;共培育斜带石斑鱼苗种232.8万尾。

16.“日本鳗鲡幼苗染色体异倍化及存活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17)

该专题将日本鳗鲡的催产率由国内一般的30%-40%稳定地提高到90%以上;幼苗出膜后第8天(开口期)的存活率由不到8.7%稳定地提高到50%以上。第15天的存活率近20%,目前最长存活时间为19天。并能稳定地重复每次的结果;初步发现了日本鳗鲡幼苗开口的饵料,以及幼苗的摄食方式;初步观察了幼苗摄食行为,并获得了摄食证据。该专题执行期间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

17.“史氏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4BA526B0114)

该专题培育史氏鲟亲鱼,雄性4年达到性成熟,雌性7年达到性成熟。催产率达83.3%,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达80%以上,共繁殖史氏鲟鱼苗48.8万尾,实现了史氏鲟全人工繁殖;建立了史氏鲟雌雄鉴别和性腺发育过程监测方法,判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77.92%和100%,为有计划地开展苗种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开展了史氏鲟幼鱼消化和耐盐性生理研究,为提高养殖苗种成活率和拓展养殖水域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了2个试验基地,发表论文11篇,SCI收录1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培养博士1名,硕士4名。

18.“斜带石斑鱼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开发”专题(编号:2004BA526B0118)

该专题建立了斜带石斑鱼亲鱼培育和同步促熟技术、仔稚鱼生物饵料大批量培养技术和石斑鱼亲鱼及受精卵神经坏死病毒(NNV)检测技术,开展了种苗培育技术研究和秋季种苗培育试验,建立了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2004至2006年共筛选并培育优质斜带石斑鱼亲鱼600尾,共获受精卵40亿粒,受精率达85%以上,孵化率达80%以上;累计培育出3.0cm以上的鱼苗150万尾,从仔鱼至3.0cm苗种最高成活率为8.7%,每立方水体最高出苗量为1800尾。该专题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获得“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技术专利1项,发表论文15篇。


上一条:淡水中心“选育青虾规模化扩繁与养殖示范”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下一条:央视《科技苑》栏目报道长江水产研究所在大鲵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