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西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项目在哈尔滨通过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陈松林院士、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张显良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英杰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谢从新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春光研究员组成。验收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郑先虎副所长主持。
该专项于2019年4月正式启动,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联合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甘肃省水产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等13家单位共同承担,调查区域覆盖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五省区重点水域。
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分别做了详细汇报。项目组成员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取得了丰富的基础数据,为西北地区渔业资源保护、特色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重要的科技支撑。形成了《西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报告》、《西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报告》等一系列报告,编制了《西北地区鱼类保护名录》,提出了《西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保护策略与规划建议》;集成了西北重点河流生态系统网格化管理、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和空间模型模拟预测技术,针对山区型卵石河床从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土著鱼类关键栖息地遥感监测理论技术方法;构建了西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汇交共享平台,在线数据汇交总量达到40,512条,数据规模6.35 GB;专项采集和保存塔里木裂腹鱼、宽口裂腹鱼、厚唇裂腹鱼、祁连裸鲤、黄河裸裂尻鱼、细鳞鲑、北极茴鱼等珍稀濒危野生鱼类活体8300余尾,鱼类标本1.85万号,为今后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珍贵的实验材料;开展了科技援疆,首次实现了额尔齐斯河哲罗鲑人工繁殖,现保存10 cm幼鱼3000余尾,为新疆水域生态保护发挥积极作用;成功完成了细鳞鲑、北极茴鱼、斑重唇鱼等濒危鱼类的人工繁育,为今后珍稀物种的种群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组对专项的开展和实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项目组成员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出色的完成了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专项提交的验收材料齐全、数据翔实、分析合理、结果可信,符合验收要求并同意通过验收。同时建议继续支持,持续开展西北地区重点水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常规性调查监测。
该专项经过3年调查与总结,基本摸清了西北地区“五河四湖四库”(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塔里木河、黑河、疏勒河;青海湖、乌伦古湖、艾比湖、博斯腾湖;塘巴湖水库、恰布其海、温泉电站水库、东方红水库)渔业资源家底和生态环境状况,填补了西北地区渔业资源调查的空白,将为政府科学有效的制定渔业水域资源养护措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在处理国际流域渔业协调管理工作中争取主动、保护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体现负责任渔业大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