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为此召开了专家座谈会。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编著,科学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
据介绍,《报告》共分为13个部分和2个附录,约18万字,分别对中国报纸、科普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展览、科普活动、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政策、科学传播理论等方面的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科学传播界开展了科技发展百年征程、国家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重点传播活动;在科学防疫中,大力加强科学传播,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科学传播网络体系,满足了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科学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疫情防控下的中国科学传播书写了别样的精彩。
总结2021年中国科学传播的现状,首先是媒体融合角逐科学传播市场。中国众多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媒体具有快速发布、广泛覆盖的优势,成为当前科学传播的第一方阵,科技新闻、事件几乎都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最先披露报道,成为科技信息发布最快、影响最大的媒体集群。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学校、科学组织、知名人士纷纷加入到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行列之中,科技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此外,科学新闻发布频率达到新高, 广播电视主导科学事件传播。
《报告》显示,中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6%。农村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26%,农村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2%。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频道、栏目常态化播出的科普类电视节目有21档,总计期数近4000期,总时长超过2000小时。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科学传播呈现如下特点:科普活动吸引公众参与,线上科技交流成为常态,短微视频构建学习场景,两微一端成为主要平台,科普图书创作水平提升,科学绘本销量稳居前茅,讲座论坛沙龙各领风骚,科技展览吸引公众关注。
不过,中国科学传播还存在报刊经营面临新挑战、广电科学传播供给不足、网络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科学电影市场表现平淡等突出问题。为此,《报告》提出要革新技术观念建立科普品牌、加强科学审核传播精准知识、保护作者版权激励原始创作等9大建议。
座谈会现场,与会专家认为《报告》的出版非常有意义,《报告》对中国科学传播工作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概括、客观的评述,对未来中国科学传播工作进行了展望,有助于指导中国科学传播工作顺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实现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理事长郭传杰表示,科学传播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需求,中科院有条件、有责任组织梳理、总结、研究工作,为科学传播领域的国家宏观政策、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而《报告》就是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他提到,《报告》特别关注到科学传播领域中发生的一些新现象、新特点、新规律,有助于从业者创新传播方法,提高传播效果。同时,他也希望这项工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并使这份报告在领域内的研究性、引导性、权威性更加突出。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谈到,科学传播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新版《报告》内容更丰富,深度、广度都有所提升,能为科研人员、管理者、媒体人提供更多专业参考。“科学传播做得越到位,科学对社会发挥得作用也越大。”他强调。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杨永峰则表示,下一步,如何将《报告》中提到的科学传播新方法、新理念运用到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和出版工作中,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的一项工作。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正风表示,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为重要平台,以中国科学传播报告为抓手,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传播从业者聚集起来,共同为中国科学传播的深层次理论问题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贡献自己的智慧。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如何完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的数据支撑、增加优秀案例的深度剖析,以及在报告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最后表示,对《报告》本身的总结、反思、研究,不断调整完善其定位、内容框架,是我们的应尽之力。“中国科学传播报告的撰写是科学传播业界共同的一项事业,值得所有这个领域的从业者共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