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后,我院迅速做出反应,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和灾区渔业的受灾情况,制定了抗震救灾渔业灾后恢复工作方案,组织动员全院科技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的筹划及准备工作,为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现将我院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院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震灾发生后,院长、党组书记张合成紧急召开院常务会议,按照农业部“灾情就是命令,各级农业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农业抗震救灾工作中去”的要求,部署全院抗震救灾工作。会议成立了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组织和协调全院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要求,全院积极做好抗震救灾的筹划和准备工作,动员有关专家和人员在必要时随农业部有关部门赶赴灾区参与救灾工作。院科技入户及有关专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随时了解灾区情况,每日及时向院报告相关信息和建议;继续抓好全院的安全和稳定工作,重点要抓救灾、抓稳定、迎奥运。关注和排查目前在灾区工作人员或职工亲属的人身安全;要密切关注灾区渔业损失情况,积极做好评估和相关的救灾准备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渔业科技协作网的作用,号召相关单位协作支援灾区渔业生产恢复;要密切关注重大科研项目在灾区的损失,并对损失进行评估,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要组织动员我院检测机构、有关专家密切关注地震及灾后渔业资源、生态、环境、水产品质量安全、疫病发生等情况,必要时组织专家赶赴灾区取样检测。
院属各单位按照院抗震救灾渔业灾后恢复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单位人才和技术优势,动员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各单位组织有关专家随时联系四川、甘肃、陕西、云南等震区渔业合作单位,密切关注震区灾后渔业生产、渔业资源、生态、环境、水产品质量安全、疫病发生等情况,每天定时向院、农业部报告相关信息和建议,做好抗震救灾期间信息报送工作。
二、积极联系灾区渔业单位 了解受灾情况
灾情发生以来,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十分关心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渔业受损情况,张合成院长亲自电话联系四川、甘肃等震区的渔业科技协作网成员单位,详细咨询和了解当地渔业等方面受灾情况,并表示我院将根据灾区渔业单位提出的技术需求,为对口支援灾区渔业生产恢复做好准备工作。
(一)灾区渔业损失情况 我院发挥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的作用,积极联系四川、甘肃、陕西、云南等震区的渔业科技协作网成员单位了解当地灾情。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渔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四川渔业损失最为严重。经联系了解,由我院长江所督导的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四川省威远县在地震中渔业遭受了严重损失。目前,我院长江所与威远县渔业管理部门积极联系,详细了解水产苗种生产、成鱼养殖生产和渔业基础设施等损失情况及恢复生产的技术需求,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科技入户工作做好筹划,准备随时和农业部有关部门赶赴灾区参与渔业生产恢复和重建工作。
(二)灾区科技合作单位损失情况 我院黑龙江所、淡水中心、渔机所等单位与四川的几家科技合作单位进行了联系,据了解,各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1.彭州新兴特种养殖公司: 黑龙江所鲟鱼和冷水鱼科技合作点。彭州场:房屋破损严重,无法使用,渔池开裂,鲟鱼苗全部逃逸或死亡;都江堰场:房屋破损严重,围墙倒塌,部分渔池开裂,鳟鱼死亡,哲罗鱼苗目前还存在。该公司人员没有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2.小鱼洞养殖场(具体名称不详): 黑龙江所冷水性鱼类合作示范点。一场: 房屋、渔池全部倒塌,鱼类全部死亡;二场:房屋、渔池全部倒塌,鱼类全部死亡。人员2死3伤。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3.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内的部分公司的业务和试验工作受到地震的影响,尤其是通威公司德阳试验场受损较为严重。考虑到一些新的科研项目无法在德阳试验场开展,淡水中心毅然承担起了这些新项目的研究任务,为灾区水产企业科研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我院受灾情况
1.科研项目损失情况 据统计,目前我院在四川地震灾区没有在研项目和工作人员,院属单位除长江水产研究所外没有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我院长江所地处湖北省,与四川省同处于中西部,因而震感明显。经初步核实,长江所生产设施在地震波及时遭受损毁,有关科研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损失情况报告如下:
(1)位于我院长江所窑湾试验场的良种选育中心的孵化环道出现裂缝,直接导致鱼类良种鱼苗流失500多万尾;
(2)正在我院长江所窑湾试验场中开展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罗非鱼等主要养殖鱼类新品种选育”相关科研工作受到影响:因鱼类孵化桶倒塌,导致选育新品种品系混杂,给实验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2.院属职工亲属在灾区生活情况排查 震灾发生后,我院下发了《院属各单位职工(含编制外短期聘用)汶川大地震受灾情况调查表》,全面详细地了解全院职工亲属因地震受灾的情况,排查工作现已结束。据统计,全院职工亲属无人员伤亡,仅1位职工亲属因地震受轻微伤害,现已安全返回北京;4位职工四川老家房屋的墙壁出现震裂或部分垮塌,没有人员伤亡。
三、全员广大职工踊跃捐款 支援灾区人民
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我院各单位广大干部职工情系灾区,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通过各种捐款方式和渠道踊跃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截至5月30日中午,全院累计捐款1147856.3元,其中交纳“特殊党费”701182.8元。
四、做好渔业救灾技术支撑 帮助灾后复产
(一)成立科技救灾专家组,积极做好我院抗震救灾的筹划和准备工作 根据农业部和我院的统一部署,黄海所、珠江所、长江所、院资环中心分别就震区灾后水产品质量安全、鱼类疫病防治、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进行筹划和准备,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帮助灾区防范渔业次生灾害,在必要时组织专家随农业部有关部门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目前,已初步制定完成相关的技术工作方案。
(二)组织编写渔业抗震救灾及灾后复产实用技术,做好渔业救灾技术支撑 针对四川及其周边地震灾区渔业抗震救灾及灾后复产的技术需求,我院充分发挥渔业“国家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黑龙江所、长江所、珠江所、渔机所、渔工所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加班加点,紧急编写渔业抗震救灾及灾后复产实用技术资料,内容包括水产养殖救灾应急处理技术、死鱼的无害化处理及病害防疫、养殖设施修复及重建、鲟鱼、虹鳟等冷水性鱼类亲鱼、苗种培育技术及供应等。目前,技术材料已基本编写完成,现在我院网站和抗震救灾工作动态中陆续刊出,进行远程技术指导,同时拟编印成册赴灾区时发放。
(三)组织渔业救灾物资,做好支援灾区的准备工作
1.我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已经为灾区准备了10万尾鲟鱼苗种;黑龙江所渤海冷水性鱼试验站准备了4万尾虹鳟、金鳟和哲罗鱼苗种。这些苗种随时可运往灾区。同时,广泛联系国内相关养殖企业,组织更多的冷水鱼苗种供应灾区;
2.黑龙江所冷水性鱼类饲料实验加工厂,随时可向灾区提供养殖生产所需的鲟鱼、虹鳟专用饲料;
3.黑龙江所渔业机械实验厂,将为灾区加工养殖生产所需的增氧机和投饵机;
4.我院创新示范中心现已组织和联合多家院(所)属渔药、饲料企业,做好捐赠消毒剂等救灾物资的准备工作。
二○○八年五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