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农业农村部物种资源保护项目、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及阜阳市重大科技专项等资助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首次突破珍稀食用贝类——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全人工繁育关键技术。
橄榄蛏蚌是我国特有淡水经济贝类,也是我国蛏蚌属仅有的3个现生种之一,由于壳薄肉嫩,味道鲜美,素有“淮河鲍鱼”之美誉。橄榄蛏蚌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五大淡水湖、长江支流、淮河及相通的河流。近40年以来,由于受到水质污染、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及寄主鱼资源衰退等影响,橄榄蛏蚌自然资源急剧衰退,已处于受威胁或接近濒危状态。
鉴于我国橄榄蛏蚌自然资源衰退状况及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员牵头组织,由淮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办公室、淮河流域渔业生态保护研究中心统筹协调水产养殖研究室、水生生物资源研究室等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通过3年多的攻关研究,破解橄榄蛏蚌人工繁养系列关键技术瓶颈。
2017年起,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技术团队联合阜阳市水产管理局系统开展淮河阜阳段橄榄蛏蚌种质资源保护区生境调查,建立了亲蚌驯养和培育关键技术,为人工繁育奠定了重要基础。2018年,在寄主鱼不清楚的重大技术瓶颈制约下,项目组基于自主创建的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新技术,在国内率先突破橄榄蛏蚌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同时开展池塘养殖技术和模式研究。2019年,破解稚蚌培育关键技术,实现苗种规模化繁育,并通过设计幼蚌养殖专业网箱,养殖回捕率显著提高,达到80%以上,为我国橄榄蛏蚌人工养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20年,人工繁育F1代橄榄蛏蚌达到性成熟,成功繁育出F2代苗种,这标志着该项目已突破我国橄榄蛏蚌的全人工繁育关键技术。
为扎实推进项目进展和加快渔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2018年9月,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阜阳市农业农村局、阜南县人民政府分别签订渔业战略合作协议。在实施期间,科研人员长期深入一线基地开展技术研究和生产指导,尤其在20今年疫情期间,项目研究团队骨干闻海波副研究员先后5次带队赴阜南县橄榄蛏蚌试验基地,开展繁育设施建设与生态养殖现场技术指导。阜南县政府高度肯定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橄榄蛏蚌人工繁育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对阜南县橄榄蛏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的有力支撑,正逐步加大对橄榄蛏蚌养殖企业的土地使用和资金扶持力度。2020年,在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支持下,已建成阜阳市橄榄蛏蚌苗种繁育基地1个,将逐步实现橄榄蛏蚌苗种本地化繁育,开展保护区资源增殖放流,并向淮河流域水产养殖区辐射推广,实现橄榄蛏蚌这一珍稀特色水生生物资源的繁育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近期,颍州晚报等对本项目成果进行了跟踪报道,该项目成果将有力推动淮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生态保护工作,助力阜阳市渔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