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珠江所在外来鱼类入侵生态适应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4-16 16:45:26  来源:珠江水产研究所

近日,珠江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创新团队在珠江外来鱼类入侵的生态适应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聚焦珠江流域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齐氏罗非鱼(Coptodon zillii)两类典型外来入侵物种,从"宿主-环境"互作视角,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在其种群生态适应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团队发现,在不同生境梯度中,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当罗非鱼从人工养殖环境向自然水体扩散过程中,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组装机制发生了显著转变这种生态适应策略的转变,为解释罗非鱼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本地土著鱼类比较,野生罗非鱼群体具备更复杂的肠道微生物互作网络,其种群通过微生物代谢重塑获取生态竞争优势。此外,研究团队发现出两种野生罗非鱼种群特有的肠道微生物指示种,可为开发基于微生物指示种的监测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入侵鱼类防控及淡水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相关研究结果以“Fish Gut Microbiome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 into Differences in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of Invasive Nile Tilapia and Indigenous Fish in a Large Subtropical River in China”及“The Assembly of Fish Gut Microbiomes Through Habitat Variation Provides Insight Into Redbelly Tilapia Invading a Large Subtropical River”为题,分别发表于国际重要学术期刊《Animals》(JCR 1区)及《Ecology and Evolution》(JCR 2区)。该研究得到了珠江所自主创新项目(2023CXYC6, 2024CXYC5)、珠江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创新团队项目(2023TD10)和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珠江流域渔业资源与栖息地调查)等项目联合资助。珠江所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珠江所刘亚秋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珠江所李捷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下一条:黑龙江所“莫那匹拉韦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