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科学与生态领域国际刊物《Ecological Indicators》(JCR 一区,影响因子6.263)在线发表了长江口渔业生态创新团队最新研究成果“Mapping essential habitat of estuarine fishery species with a mechanistic SDM and Landsat data”。该研究通过结合物种生活史需求和Landsat遥感数据特性,构建了基于生活史机制的物种分布优化模型,扩展了遥感技术和传统物种分布模拟方法在河口渔业生物关键栖息地监测和识别研究上的局限性,为下一步对长江口大时空尺度、高精度渔业生境监测和评估提供基础,为保护长江口关键渔业生境和养护渔业资源提供科技支撑。
渔业生物关键栖息地的识别和监测对于保护河口渔业栖息地和可持续渔业管理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河口生境环境复杂多样、渔业物种生活史周期跨越时空尺度大,大尺度精确监测和识别河口渔业物种关键栖息地存在挑战和困难。我们团队基于河口渔业物种生活史(繁殖、早期发育等)栖息地选择偏好研究,对传统的物种分布模型(SDM)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构建“栖息地重要性”和“生境因子可预测性”两个指标,筛选最具代表性的渔业物种生活史阶段,提出了一种能突破遥感数据反演限制的,基于生境因子与物种分布高确定性机制的优化模型框架。以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为例,应用该优化模型对其产卵场分布进行建模、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抱卵阶段的机制模型具有最佳的解释和预测能力,验证了优化后的模型具有更强的模型拟合和预测能力。通过对中华绒螯蟹关键栖息地产卵场的模拟,精确识别其产卵场核心分布范围为长江口东滩、横沙、九段沙、南汇湿地相邻的潮下带区域。
张婷婷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赵峰研究员和庄平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等项目资助。
图1 基于生活史机制物种分布优化模型的框架图
图2中华绒螯蟹产卵场核心区模拟(a)出现概率模型(b)密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