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长江所牵头完成较完整的全国野生大鲵遗传谱系地理分布格局图绘制
2019-03-12 10:51:01  来源:长江水产研究所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课题组在濒危动物大鲵系统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绘制了较完整的全国野生大鲵遗传谱系地理分布格局图。相关研究成果以研究长文(Article)的形式在国际进化生物学专业期刊《Ec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长江所博士生梁志强(现为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汪登强副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生陈蔚涛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长江所危起伟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目前主要分布于人类难以到达的石灰岩溶洞和地下暗河中。掌握全国大鲵遗传谱系地理分布格局是大鲵种群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前提。一些学者曾开展过野生大鲵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发现局部区域大鲵种群存在遗传分化现象,并在野生群体中发现了5个遗传谱系。但由于野生大鲵资源非常珍稀,野生样本难于获取,前期的野生大鲵遗传谱系研究均存在覆盖度不高与样本量不足(不超过70尾)等缺憾。

2010年至2016年,研究团队奔赴全国17个省份的大鲵原产地进行调查采样,采集到15个省份、33个地点共320尾野生大鲵(其中包括54尾非常珍稀的野生稚鲵)的遗传样本,采样范围基本覆盖了全国野生大鲵自然分布区域。研究团队通过测定大鲵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序列,分析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发现全国野生大鲵存在7个大的遗传谱系(A-G)。即不仅发现了原有5个遗传谱系,而且首次在野生群体中发现了两个新的遗传谱系;遗传谱系存在明显的分区分布现象,遗传谱系的分化与晚中新世山脉的隆起相关,特别是与栖息地改变、山脉与水系的阻隔相关;中国一些省份、山脉和水系中存在不止一个遗传谱系,谱系与省份、山脉或水系间未发现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

同时,研究团队还建议,对于遗传谱系分布范围狭窄的大鲵种群,应采取措施优先予以重点保护;基于大鲵遗传谱系特点,大鲵增殖放流应选择当地种群大鲵,且拟放流大鲵必须通过基因检测具备当地种群相同的遗传谱系;在各地野生种群命名上,不能简单地以省份、山脉或水系来命名大鲵种群,采用“双名法”(“地方名+谱系名”)命名更为科学。

该研究成果为我国野生大鲵种群保护与资源恢复策略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对大鲵增殖放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 全国野生大鲵遗传谱系地理分布格局图

(a)山脉 (b)水系

图2 中国山脉、水系与省份大鲵遗传谱系分布

(a)山脉 (b)水系 (c)省份

上一条:淡水中心专家组在埃及执行技术援外培训项目
下一条:祝贺中国水科院南海所邱丽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