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动态 | 领导讲话及工作汇报 | 光荣册 | 亮点工作 | 贯彻精神 
当前位置: 首页>>组织机构>>水科专题>>2006-2016十年工作会议>>会议动态>>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6年度十大科技支撑工作
2017-03-22 09:22   审核人:

办公室

办公室

1.扎实推进《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落实

为全面配合《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实施,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策划,组织全院资源环境领域专家,把工作做到实处,配合国家渔业主管部门编制完成了《全国水生生物资源重点调查项目建议书》和《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项目建议书》,为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指明研究方向。受渔业局委托,我院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全国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普查与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规划》(2007-2012),同时向渔业局提出了“在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渔业物资源增殖、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设立一批重大项目,开创养护工作新的局面”的具体方案建议。在配合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方面,我院长江所承办的以“关爱国宝中华鲟,保护长江母亲河”为主题的“全国水生生物增殖行动2006年长江中华鲟放流活动”是20多年来集中放流大规格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一次,也为“全国水生生物增殖行动”拉开了帷幕。

2.在积极应对松花江污染事故的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后,我院急政府所急,忧群众所忧,克服自然条件恶劣、研究基础薄弱等困难,第一时间内组织、调集全院精干专业技术力量应急启动了相关监测和研究,配合主管部门开展松花江污染影响评价研究,主动在污染源未到之前获得污染前环境数据,通过污染前后数据比较对污染事故对当地生产和发展的影响作出评估;同时本研究成果及时提供给政府并被采用,回答了600万沿江人民能否吃松花江鱼的问题,为政府正确判断事件对渔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决策管理提供了依据,并成功应用于中俄谈判的中方议案、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禁渔令解除的行政决策以及松花江事件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为迅速解决重大水域突发污染事件、及时稳妥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为保障水产品安全和渔民权益、建立重大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3.全力支撑政府主管部门解决当前大菱鲆产业面临的困境

针对11月份发生的大菱鲆药残超标事件,我院以对消费者健康和渔业产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行动起来,举全院之力,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全力支撑部有关司局工作,突破大菱鲆产业面临的困境。一是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立即成立以王泰健副院长任组长的院应对“大菱鲆事件”工作组和以雷霁霖院士任组长的专家组。二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帮助生产者走出困境。就事件发生的原因,疫病防治、养殖技术、检测技术等现状,以及应对措施进行研讨,紧急组织力量研究提出指导生产的安全规范和存池鱼的应急管理方案,从指导生产实际角度,组织专家编制了“大菱鲆健康养殖技术规程”和“大菱鲆生产过程合理用药技术指南”两个指导性手册,通过科技入户、赠送技术手册等形式加大对养殖生产者合理用药宣传和指导。三是全力配合部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并完成大菱鲆药残检测任务,为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大菱鲆药残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四是对院属企业加强监管,要求其带头不使用、不生产、不销售禁用药物,确保不出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五是充分发挥我院科研优势,积极探索解决大菱鲆的科研问题,院首席科学家吴淑勤等一批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撰写了专题报告呈报部领导,我院组织了质量安全和养殖、病害领域的专家,在事件发生后及时提出并开展了相关药物残留应急试验,梳理、提出了大菱鲆及其它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路,起草并报送了行业科技专项建议和科技部的应急专项建议,从应急技术、水产品安全保障技术、养殖支撑技术和技术示范推广四个层次开展研究。

4.参与国际渔业标准创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挂靠在我院的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及相关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近年积极协助行业开展水产标准化的制修订、宣贯和监督工作,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规划、完善管理,提高标准创制水平,使标准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2006年组织参加第28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水产及水产加工品分委会(CCFFP)大会,通过深入研究提前认真准备,提出了多项标准制修订建议,最终大会顺利同意我国参加《鲍鱼》、《鱼露》和《熏鱼》国际标准工作组,使我国首次实质性参与国际渔业标准的创制工作,这些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于我国渔业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水产品质量监控和研究工作

我院作为渔业质检中心工作网络的核心,在渔业质量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一是协助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水产品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包括积极争取项目任务,组织了部属及地方24个水产品质检中心圆满完成了2006年农业部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全国八城市例行监测计划的细化与组织实施工作,完成1280个检测样品氯霉素、孔雀石绿等的残留检测和500个水产品药物样品检测;二是通过主动协助组织检测技术培训、研讨、指导、考核等多种形式,有效促进渔业质检中心检测能力的提高。同时我院近年在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科研工作大为加强,先后主持、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主要养殖水产品安全限量和控制标准研究”项目、“水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研发建立”项目和国家科技平台计划“优势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等的研究,按“从环境到餐桌”全程,以鳗鲡、对虾和罗非鱼为材料从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和检测技术研究、养殖、加工及流通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以及水产养殖管理信息系统和可追溯系统几方面入手,建立我国优势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为全面构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奠定研究基础。

6.强化水产品无公害认证工作

渔业产品分中心积极推进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工作成绩显著,水产品认证中心全年共受理781家企业的1620个水产品,共800家企业的1264个无公害水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认证水产品产量达到74.49万吨。为行业水产品无公害认证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另外还不断努力提高无公害认证技术水平,通过专题研究会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相关研讨,分析了加工产品和捕捞产品纳入认证范围的问题,将已经具备认证各方面条件的初加工产品纳入了认证目录,收集分析了现行水产加工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按初加工、简单加工、深加工进行分类整理,并列出了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安全指标。对捕捞产品进行了前期研究,收集和整理内陆、近海和远洋捕捞的资源状况、环境状况、相关法律法规、渔船卫生控制、捕捞产品进行无公害认证的检测依据。

7.积极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管理与协调工作

组织开展渔业资源常规调查和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对我国海淡水领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本底调查,并进行渔业生态环境长年连续监测,为掌握我国渔业资源和环境现状提供基础数据,完成了《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中国渔业资源状况报告》的编制和发布工作,为国家渔业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先进个人、优秀监测成果和先进集体评奖、举办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技术人员培训班等工作,为调动监测网络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渔业行业污染事故调查人员素质和技能发挥了积极的技术组织作用。另外还在中国渔政指挥系统建设中提供计算机信息管理及其他技术服务;利用雷达卫星遥感信息,对特定水域渔船进行监测;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中华绒螯蟹入侵英国事件、船舶压载水引发的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以及人工渔礁建设规范等进行调研和论证等,以上工作为处理涉外事件和伏季休渔等相关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支撑服务。

8.扎实开展“科技入户”行动

积极协助部渔业局开展“渔业科技入户”行动,组织我院四位专业素质强、实践经验丰富专家参加渔业科技入户督导组,分赴全国各地14个渔业示范区县开展入户指导工作。每名专家每到一个示范县均走访10户以上的示范户,通过专业领域对口指导,分片包干,关键季节,亲自入户指导,发动本单位的科技人员共同参与入户主体培训,扶持基层技术指导员等方式,将“科技入户”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为部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同时协助部渔业局做好科技入户的宣传工作,使此项活动惠及更多的渔民。此外,我院还积极组织各单位及广大科技人员开展送科技下乡、送科技入户活动。院属各单位在院的引导下,根据当地的技术需求,以研究室、课题组为依托,富有成效地开展了各类科技下乡活动。截至9月底,全院共在全国18个省市、地区派出科技人员300多人次,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培训班、技术指导班共160多场次,培训渔民25000多人次,发放各类科技培训资料近30000份。扶持渔业示范户150多家,带动周边养殖户800多户。其中,长江所、珠江所、南海所表现突出。

9.积极配合渔业行政主管开展科技管理工作

作为国家渔业科研单位,我院积极配合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好渔业科技管理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宏观发展规划、科技规划和报告编制,参与科技计划的管理和决策,先后参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十一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创新与渔业发展研究报告》等10多个规划和报告的编写。二是重点配合做好“十一五”开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专项和转基因重大专项、跨越计划、结构调整和948等国家和行业科技计划渔业项目的组织申报。特别是“十一五”支撑计划,作为行业组织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在原来攻关计划基础上,支撑计划从支持力度、组织管理模式都有较大改变,面对这种变化,我院统一认识,结合我院自身的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做好配合组织申报工作,首先认真协助渔业局并参与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立项调研,加强沟通,了解国家和科技发展方向和行业重大科技需求,积极研究提出“十一五”支撑计划的重点方向和思路;其次重点抓了项目组织,包括结构设计、立项论证等的组织工作,多次召开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网站名称加版权信息 中国-西安博达软件 邮政编码:710065
E-mail:webmaster@xxx.com 备案序号:陕ICP备123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