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技支撑>>正文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站协同发力助力安徽虾蟹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31 09:01:54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近日,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站协同行动,通过举办研讨会、开展专题调研等方式,为安徽虾蟹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推动当地产业向智能化、精细化、高质量方向迈进。

在安徽省芜湖市湾区,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与湾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了小龙虾高效智能养殖研讨会。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曹煜成率队参会。研讨会以专题报告、技术演示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小龙虾养殖各环节的应用路径,为传统水产养殖转型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曹煜成强调,产业智能化需培育新型养殖主体,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推动多方联动,让智能养殖技术扎根田间塘头,助力湾区乃至全国小龙虾产业向精准高效发展。

研讨会后,曹煜成一行来到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服务点宣州区水阳镇调研幼蟹产业情况,宣城市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文彬陪同调研。宣州区是合肥综合试验站5个示范县()之一,该地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是整个安徽省中华绒螯蟹全产业链发展的“缩影”。曹煜成提出,要围绕中华绒螯蟹全产业链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宣州模式”,提升产业品牌与影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随后,调研组走访青阳县蓉城镇合心村稻虾种养基地,与养殖户交流,青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林其海参与交流。林其海介绍了青阳县渔业近年在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持续提升的情况。曹煜成表示,体系将持续支持青阳县发展,建议其发挥当地生态优势,通过打造特色品牌、优化苗种投放密度、提高病害防控技术、拓展电商渠道等措施,增强产业竞争力。

此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对合心村发展作出批示,人民网也报道了服务成效。此次调研是落实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的一稻两虾、育养分离、稻虾鳖连作等相关新技术模式,以科技助力当地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下一条:黑龙江所专家王连生受聘企业“科技总师”推动水产饲料产业创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