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国内渔业>>正文

我国自主研发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投入使用
2024-04-15 08:55:15  来源:中国科学报

4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共同主办的新型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合作者号”启用仪式在深圳大鹏新区举行。

“合作者号”浮标由深圳先进院联合广州能源所、广州航标处等单位共同设计研制,符合航标设计标准,具备搭载能力强、抗台风、防生物附着等优点。该浮标直径3.3米,高9米,重达9吨,于2024年1月在深圳大鹏湾海域下水试运行,经过两个月的海上测试调整,各项功能运行良好。

不同于仅具有导航功能的传统航标,“合作者号”浮标可以搭载更多设置于水面上下的仪器,并且可以充分利用4G/5G无线信号形成智慧物联网。

据介绍,“合作者号”生态监测浮标实现了在新型海洋生态仪器和传感器方面的创新。记者在现场看到,浮标其中一大半沉在水下的部分,就是给搭载的原位仪器设备工作的平台。

深圳市海洋声光探测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剑平向记者介绍,该浮标已成功搭载多种类国产先进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包括深圳先进院创新研制的海洋浮游生物原位成像监测仪器,以及国产水下高清摄像机等。这些仪器不仅能实时监测温度、盐度、pH、溶解氧等传统海水环境要素,还能实现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等反映海洋生态状况的新型重要指标的智慧监测。

“我们为新浮标起名‘合作者号’,希望汇集众多海洋利益攸关者的力量,为海洋仪器创新自主研发提供实战测试平台,支撑海洋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李剑平说。

若想实现长期连续监测最难的是如何为监测仪器设备持续且稳定的供电。对此,该浮标采用了由广州能源所自主研发的波浪能转换技术,有效地将海浪能量转化为电能,补充传统浮标仅依靠太阳能和蓄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的不足,为浮标搭载的各类传感器和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海上选址问题及航标投放作业流程是浮标部署的另一挑战,如果航标位置选择不当,既难以达到良好的水下监测效果,也有可能因选址不当占用航道而导致容易发生船舶碰撞事故,造成巨大损失。此外,浮标体积和重量巨大,难以用小型作业船只完成布放。

对此,研发团队与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合作,利用已有公用航标的海上特定位置,将传统航标置换为“合作者号”新型多功能浮标。广州航标处发挥航海保障专业技术优势,提前谋划、统筹部署、出动专业航标船只等,最终顺利完成l了“合作者号”的投放工作。

上一条:专家研判今年全国海洋灾害情况 预计灾害性台风风暴潮较常年偏多
下一条:我国主导的首个合成基因质量控制国际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