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6.2%。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
同时,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指数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成效显著,内生动力不断积蓄增强,海洋经济在发展水平、成效、潜力等“多维度”上稳步提升。经测算,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34.3,比上年增长2.3%。
随着海洋经济总量稳步提高,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高,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海洋经济在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下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报告》显示, 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6.2%。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4.2%、35.8%和60.0%,其中海洋第三产业拉动海洋生产总值增长近5个百分点。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解读《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时指出,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20年连续保持在9%左右,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3年稳步上升,2019年超17%。
此外,近年来,我国区域海洋经济不断壮大,北部、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生产总值分别为26360、26570和36486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9倍、2.1倍和2.8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持续发力,南部海洋经济圈持续领先,2010年以来其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速达12%以上,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33%增长到2019年的41%。
在地方层面,近五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6.3%。2019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46万亿元,继续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9%。到2019年底,山东省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盐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5个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十三五”时期,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2018年首次突破万亿元,2019年达1.2万亿元。福州、厦门两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示范城市和连江、石狮、秀屿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成效显著。大黄鱼、鲍鱼、海带、紫菜、河豚、牡蛎等特色优势品种养殖产量居全国首位,十大特色养殖品种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
江苏省海洋经济优势逐渐彰显,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2717亿元增至2019年的8073亿元,占GDP比重由7.9%提高到8.1%。根据《2019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JSOEDI)报告》显示, 2018年,江苏海洋经济就业总规模达204.3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员总数的4.3%。渔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9%。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日前,在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修船现场,真空回收装置实时回收处理废水废渣,以前修船产生的废砂、粉尘、漆雾漫天飞舞的情景已不见踪影。这一改变,得益于该企业研发的绿色修船技术装备。目前,该系列设备已在国际上推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以此为范本,推出了“绿色修船规范管理”的行业标准(草案)。绿色修船先进技术吸引国内外众多船舶前来修理,普陀区外轮维修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
作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承担着从国家全局层面布局海洋经济产业、整合资源构建完整海洋科技产业链的重大时代使命,发挥着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窗口作用。近年来,海洋科技创新成为舟山赋能海洋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根据《2020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指数》), 2019年,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也保持较快增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成果日趋丰硕,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持续增强。在指数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上年增长9.9%,科技活动人员数比上年增长1.7%,专利授权数超过4100件。
《报告》指出,2019年海洋经济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其中,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第35次南极考察、第10次北极科学考察、深海地质第8航次及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圆满完成。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智能挖泥控制系统正式投产……2019年,一系列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何广顺表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如海洋生物医药业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的海洋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有条件获批上市,填补了17年来全球抗阿尔兹海默病治疗领域无新药上市的空白,成为全球第14种海洋药物。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球首个波浪能装机达120千瓦的养殖平台“澎湖号”交付使用,可提供1.5万立方米养殖水体。
《2019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稳居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第5位,与排名第4位的日本差距逐渐缩小,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海洋经济对民生改善的贡献日益增强。《指数》显示,在发展成效上,我国海洋经济波动逐步趋缓、发展总体保持稳定,在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背景下稳步提升,海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指数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已有海洋公园48个,总面积达52万公顷,为公众持续提供舒适的亲海空间;人均海洋水产品供应量连续5年稳定在23千克以上,海洋渔民人均纯收入2.8万元。
对外开放重要载体
《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各地各行业不断深化海洋经济对外合作。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成功举办,来自21个国家的455家展商参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9.7万人次专业观众观展。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欧盟蓝色伙伴关系论坛。涉海企业加强与其他国家业务合作,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电国际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签订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海上风电项目。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海洋经济展会,今年举办的海博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较去年增加了63%,搭建船舶及港口航运、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态环保和安全、海洋生物医药六大板块。招商局、中海油、中交、中船、中广核、中集、中电科、华为海洋、中兴通讯、云洲智能、中车等608家国内重点海洋经济龙头企业以及克森美孚、康士伯、克拉尔、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等60余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携领先产品、解决方案及技术需求亮相,开启一场国际海洋盛宴。深圳重点打造的海洋新城等重大项目,也带着新理念、新规划、新定位“崭新登场”,展示核心启动区最新成果,吸引涉海企业总部和高精尖科研机构进驻。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运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6%。海洋对外贸易总体向好发展,2019年海运出口贸易总额为166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2%。
海洋经济也是沿海省份对外开放的重要桥梁。比如,海洋交通运输业是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200亿元。港口吞吐量全国第二。山东省形成了以青岛、烟台、日照三大港为主要港口,威海、潍坊、东营、滨州等地区性重要港口为补充的沿海港口群发展格局,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