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5日,第14届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亚太国际会议在天津召开,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微化学实验室杨健研究员、陈修报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设“水环境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分会场。杨健研究员以 “淡水贝类观察:水环境重金属生物监测和毒性评价的创新手段”为题作了特邀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其2003年首创的“淡水贝类观察”体系设想,并详细介绍了开展相关探索以来,在污染物被动监测、主动监测和毒性机制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四大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突破和学术成果。陈修报副研究员以“铜对淡水贝类的毒性机制:以背角无齿蚌为模式动物从细胞和分子角度揭示铜毒性高脆弱性”为题作了口头报告,展示了基于该创新性模式下,有效评价淡水贝类对铜毒性高脆弱性机制的最新突破。报告充分展现了淡水中心以特色“淡水贝类观察”工作开展生物监测和毒性评价的科研优势、学术价值和应用潜力。同时,本次参会作为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373140)的学术交流任务,也为下一步在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国内外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是全球性相关领域最高水平的专业学术组织之一。本次会议由SETAC亚太分会主办,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促进地球健康”的主题,从环境分析、环境污染过程、生态毒理学、健康风险评估、新污染物行为5大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和新成果展示。
又讯,9月15日-19日,正在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访学的本实验室博士生朱亚华,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市参加了“第154届美国水产学会年会”,并应邀作了“鲢硬组织增殖放流锶微化学标记的可行性”口头报告,交流了实验室在大宗淡水鱼非致死增殖放流标记和效果评价技术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美国水产学会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渔业学术团体,其年会是国际最有影响的渔业高水平学术会议之一,一直吸引着渔业所涉及资源、环境等所有研究领域世界各国众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参会和展示成果。本届会议的主题是“通过学识交融来保护渔业生物和渔业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