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在浙江湖州召开2018年度总结考评会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张显良局长、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徐建华副巡视员、湖州师范学院张立钦校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英杰副院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主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高庆营副厅长、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张建东副厅长、江西省农业农村厅龙宇闻副厅长、湖州师范学院叶金云副校长、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庄雪峰处长,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以及30个岗位和30个综合试验站、众多水产企业等近200人参加了考评会。
戈贤平研究员主持了考评会开幕式,首先对体系核心示范点进行了授牌。经过自愿报名,由各个功能研究室的岗位专家组现场考察调研,最终确定了14个核心示范点:滨海盐碱池塘规模化养殖模式(上海市);池塘种青养鱼绿色养殖模式(湖北省);小区型池塘工程化高效养殖模式(湖北省);池塘—湖泊复合型养殖模式(安徽省);西北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宁夏自治区);黄河滩涂提质增效型养殖模式(河南省);“鱼稻耦合、以渔护田”绿色村寨渔业模式(贵州省);“哈尼梯田”渔稻综合种养模式(云南省);生态修复型湖泊渔业增殖模式(湖北省);池塘集约化养殖—“跑道养殖”新模式—“渔光互补”新模式(江苏省);库区水质保护型增养殖模式(湖南省);生态净水型水库渔业增殖模式(浙江省);池塘品质调控型绿色养殖模式(广东省);“巴楚草鱼”特色生态养殖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随后张显良局长致辞,充分肯定了大宗淡水鱼体系建立10年来在队伍建设、科研创新、产业技术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是凝聚了顶尖研究队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设立了遗传改良研究室、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疾病防控研究室、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加工研究室、产业经济研究室,按区域设立综合试验站,构建了有30位岗位科学家、30位综合试验站站长为核心的国家团队,共同组成了大宗淡水鱼体系。二是引领产业创新体系。体系共研发了新品种11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2项。三是支撑和引领了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成果共辐射养殖户100多万户,养殖面积1000多万亩,累计生产大宗淡水鱼388万吨,增收447亿元,支撑产业发展成效突出。
徐跑主任代表体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致辞,感谢各有关单位、专家对体系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支持,并表示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将会全力配合和支持体系的工作。刘英杰副院长致辞中回顾了体系10年前的成立过程,总结了体系10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中国渔业发展应遵循绿色化、国情化、国际化的建议。徐建华副巡视员和张立钦校长也分别致辞。
随后,张显良局长主持了对首席科学家、各功能研究室主任的考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