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院属研究所之间的学术交流,5月23-25日,由黄海所养殖生态与容纳量实验室和东海所水产养殖生物学与种质资源实验室共同发起的“水产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山东省荣成市召开。
荣成市科技局、海洋与渔业局、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和专家,以及黄海所、东海所、南海所的青年科研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黄海所方建光研究员组织并主持,院海水养殖技术学科主任、东海所副所长庄平致辞,荣成市科技局项福进书记、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许锡宁书记、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处孙永军处长分别对荣成市海水养殖情况做了详细全面的介绍。
会上,方建光研究员就“海水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深入剖析了我国海水养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和生态(Ecosystem)并重的3E方式发展我国海水养殖。
各所的青年科研骨干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交流。黄海所蒋增杰、杜美荣、张明亮博士和高亚平硕士分别介绍了滤食性贝类在鱼贝藻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系统中的生态功能、栉孔扇贝春苗繁育与扇贝幼虫高效附着技术、桑沟湾大叶藻的保护恢复和构建,探讨了海洋酸化及对栉孔扇贝钙化的影响。东海所唐保军、赵峰、么宗利和冯广朋四位博士就细角螺人工育苗、海水养殖杂食鱼类的开发利用、盐碱地水产健康养殖以及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增值放流与效果评价进行了报告。南海所朱长波博士和齐占会博士介绍了FARMTM与PONDTM两种模型在大型养殖区及养殖池塘等海水养殖模式管理中的应用,剖析了亚热带海区几种多营养层次复合养殖模式及构建亚热带海湾IMTA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
会议期间,与会者还参观了好当家集团、寻山集团、荣成楮岛水产等有限公司等的海参、扇贝、牡蛎、鲍、海带、菲律宾蛤仔等名优品种的海水养殖基地及多营养层次复合海水养殖模式示范区。会议促进了青年科研人员对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现状的深入认识,增进了研究所之间的学术交流,开阔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创新火花,并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各所之间以及与地方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