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稻鱼共生,坐收“鱼”利 ——院珠江所携手桐梓县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
2024-12-20 17:57:47  来源:珠江水产研究所

九月的桐梓县,稻田养殖的生态禾花鱼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村民们提着水桶,卷起裤腿,下田捉鱼,一派“稻香鱼肥”的丰收景象。随着田里的水慢慢放出,鱼儿开始跳动起来,村民们走进稻田,先将鱼儿们合围到一处,然后开始抓鱼,不一会儿就收获满满,稻田间充盈着欢笑声,大家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稻+禾花鲤’模式已经推广4300亩,极大激发了村民种稻养鱼的积极性,实现稻田增产增效,意义十分重大。”桐梓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娄刚说。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位于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衔接地带,县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水稻一直是桐梓县主要粮食作物,但亩产不高,经济效益相对低下。近年来,桐梓县与珠江所携手打造“稻+禾花鲤”综合种养技术,取得稻谷平均亩产556.2公斤和禾花鲤亩产95.3公斤的好成绩,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有力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科地合作,助力稻鱼稳产增收,提升田间经济效益

珠江所组织专家多次到桐梓县现场调研,与县农业农村局制定“稻+禾花鲤‘乳源1号’”综合种养发展规划,在2023年开始小面积推广试验。通过免费向当地群众发放鱼苗,鼓励引导群众在稻田里饲养禾花鲤,初步实现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禾花鲤亩产超过50公斤。禾花鲤新品种的养殖推广,改变了以前村民稻田效益低、增收途径不足的状况,显著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大大激发了村民经营稻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桐梓县人民政府与珠江所签订了《推动桐梓禾花鲤产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共建“禾花鲤研发中心”,开展禾花鲤“乳源1号”引进与亲本培育、苗种繁育、稻渔高效种养模式、技术人才培育、品牌打造等全链条合作。

创新模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桐梓县采用“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与“八统一”模式大力发展禾花鲤产业,分别在狮溪镇、风水镇、松坎镇、高桥镇等建设示范基地,总面积达4300余亩。2024年9月4日,遵义市畜牧渔业站组织专家和有关单位,对桐梓县狮溪镇黄坪坝区“稻+禾花鲤”综合种养示范点开展田间测产验收,测出稻谷平均亩产556.2公斤,禾花鲤亩产95.3公斤,实现了“确保稻谷亩产500公斤、禾花鲤亩产50公斤以上”的预期目标。按照禾花鲤平均亩产值2000元估算,预计全县今年禾花鲤产值达700万元,显著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

加强服务,提高种养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禾花鲤“乳源1号”是珠江所培育的适于稻田养殖的禾花鲤新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审的禾花鲤新品种,具有生长快、体型短圆、跳跃能力弱、适于稻-渔养殖等特点,而且成鱼骨质柔软、肉质嫩滑,极受儿童和老年人消费者青睐,经济价值显著高于普通禾花鲤。在相同的稻田养殖条件下,比传统养殖的禾花鲤品种亩产提高50%以上,适宜在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南方丘陵地区稻田养殖。

“稻+禾花鲤”综合种养技术,不仅能有效促进当地农业增效,还可以直接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帮助老百姓增加收入,同时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促进了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近年来珠江所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良种为产业链源头,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培育水产新品种9个,并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通过科企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服务于产业,先后在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陆丰市八万镇新坑村、潮州市赤凤镇水口村,以及广西省三江县开展稻鱼、稻虾综合种养,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珠江所将以桐梓的稻鱼产业发展模式为切入点,辐射带动西南地区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做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积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共同推动我国禾花鲤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下一条:院召开第五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