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中国水科院长江所科技支撑十年禁渔取得新成效
2024-04-10 17:56:56  来源:长江水产研究所

2024年3—4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珍稀濒危鱼类保护创新团队联合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在长江宜宾江安竹岛叉江天然水域开展长江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成功观察到繁殖行为并采集到受精卵,顺利出苗,为实现野外长江鲟种群重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试验在2023年实现长江鲟人工产卵巢繁殖试验成功基础上,对长江宜宾江安竹岛叉江2万多平方米天然开阔水域实施了流速营造、底质改良、大江引水等生态修复措施,改造产卵场150平方米。3月22日起,向试验区引入人工繁殖子一代8—12龄成熟雄性和雌性长江鲟各31尾。3月31日—4月1日期间观察到长江鲟自由主动选择改造的产卵场并出现自由聚群、追逐、快速摆尾、跳跃等繁殖行为,4月6日再次观察长江鲟繁殖行为并成功采集到受精卵,4月10日采集到的受精卵陆续大量出苗。

此次试验基于长江鲟自然产卵场理论模型研究以及室内外模型测试,首次创制长江鲟产卵场改造技术,筛选利用天然河道原有生境特征进行河床质改良和流速场营造等措施,使人工改造的产卵场达到了长江鲟自然繁殖的综合生态水力学条件,进而让人工放流的长江鲟在该产卵场实现了自由产卵繁殖。此次试验填补了长江鲟就地保护中栖息地修复的重要一环,为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团队首席杜浩研究员认为,此次试验成功为进一步在大江大河中原位产卵场修复改造奠定了基础,团队正开展长江中上游适宜产卵栖息地筛查,深入挖掘长江鲟关键栖息地生境条件和长江鲟栖息繁殖间的关联与作用机制,不断探索破解长江鲟在野外无法自然繁殖的难题。

此次试验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完成,宜宾市农业农村局、江安县农业农村局、江安县鲟梦自然保护中心、宜宾市消防支队等单位和组织为此次试验提供了大力帮助。相关研究试验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助。同时,中央电视台还关注了该长江鲟保护研究最新进展,并先后在《新闻直播间》和《新闻30分》等栏目作了报道。

 

上一条:媒体报道 | 《焦点访谈》长江禁渔鱼归来
下一条:崔国辉院长到黄海所调研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