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19—2021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情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5项成果(个人)获奖,其中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2人。
珠江水产研究所李胜杰研究团队牵头完成的“大口黑鲈‘优鲈’系列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获成果奖一等奖。该项目破解了大口黑鲈良种规模化扩繁、早繁和反季节繁殖的难题,建立了池塘和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创制出生长速度快的“优鲈1号”和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优鲈3号”两个新品种。创新性地建立了良种特许加盟推广体系,“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企业+农户”联合实施,在全国各主产区建立12个规模化繁育基地,年生产销售“优鲈”系列鱼苗60多亿尾。“优鲈”系列品种连续10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市主推品种,近3年累计推广良种养殖面积53.08万亩,新增纯收益16.33亿元,良种覆盖率高达80%。
大口黑鲈新品种示范养殖基地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朱健作为第一完成人、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完成的“稻渔生态种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获成果奖二等奖。该项目创新“控肥减药、精准管控”为重点的提质增效9项关键技术,研发出适宜不同区域的新型稻渔生态种养模式,创建“稻-鱼”“稻-虾”“稻-蟹”等跨界融合的示范推广体系,实现稻田保护和利用的双赢,成为绿色碳汇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样板。通过技术服务、转让、培训、媒体传播和建立示范基地等形式应用推广,支撑建设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0个,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在全国10省(市)累计示范推广超过594.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65亿元,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稻渔生态种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黄海水产研究所廖梅杰研究团队牵头完成的“刺参‘参优1号’育繁推技术体系建设及产业化示范”获成果奖三等奖。该项目破解了海参中“腐皮综合症”重大疾病的难题,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创制出首个抗病新品种“参优1号”。配套建立了工厂化、池塘、浅海网箱等多模式的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并构建了刺参良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和管理体制,为“北参南养”和“分段式养殖”模式推广提供重要支撑。整合产业上下游创新及应用主体,建立“研、推、用”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技术辐射全国沿海刺参主产区,推广面积达16万亩,产生直接效益约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约95亿元,引领我国海参产业经济发展。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刘兴国研究员获贡献奖。他深入水产养殖一线30余年,针对淡水池塘养殖“设施落后、水质恶化、尾水污染”关键难题,创建池塘标准化生态化建设、池塘水质综合调控、养殖尾水生态治理三大关键技术,建立“池塘循环水”“绿色养殖小区”等生态工程化高效模式。相关技术在全国24省区推广应用1200万亩(占全国1/3),增效超过15%,节水减排50%以上,被农业农村部连续推荐为主推技术。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刘兴国研究员
长岛增殖实验站蔡忠强研究员获贡献奖。他长期致力于贝藻繁育研究与推广工作,立足长岛辐射沿海各地,突破栉孔扇贝工厂化育苗技术,带动了当地扇贝的养殖热潮;攻克海参苗种繁育、中间暂养等难题,引领了北方海参养殖发展;提出“贝藻综合生态养殖模式”,支撑山东虾夷扇贝养殖的全面复苏。示范推广面积累计20905亩,促进增产增收达3.07亿元。
长岛增殖实验站蔡忠强研究员(右一)
此外,东海水产研究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东太平洋鱿鱼可持续开发与养护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黄海水产研究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高产抗病罗非鱼新品种选育及配套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克氏原螯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得了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珠江水产研究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云南鲟鱼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获得了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获得了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为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农村部每三年组织一次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评审,以表彰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