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2019年度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隆重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表彰为山东省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李健研究员团队领衔完成的“虾蟹多营养层次绿色养殖关键技术与示范”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蒋增杰研究员团队领衔完成的“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的创建与应用”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虾蟹多营养层次绿色养殖关键技术与示范”成果介绍:针对现有养殖模式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质循环利用效率低和抗逆养殖品种缺乏等问题,以中国对虾、凡纳滨对虾、脊尾白虾、日本囊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等我国主养虾蟹类为研究对象,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等课题支持下,由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盐城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完成。
虾蟹池塘养殖面积占全国海水池塘养殖面积70%以上,是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传统的虾蟹养殖是以开放水系统、单品种、粗放式管理模式为主,缺乏环境适应能力强养殖品种、养殖生产效率低、尾水排放超标和病害传播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经过十余年的自主创新和联合攻关,发展了虾蟹养殖学科理论,系统解析了虾蟹养殖生态系统特征,阐明了主要营养物质高效利用途径与效率;揭示了虾蟹生态适应机理,培育出耐氨氮胁迫能力强的我国第一个水产抗逆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3号”新品种,引领我国虾蟹抗逆良种培育进程;提升了虾蟹养殖健康管理技术,创建了虾蟹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和对虾工厂化养殖等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奠定了我国在虾蟹养殖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
该项目共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件,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31篇,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5项。项目实施期间累计示范推广池塘养殖面积30余万亩,实现新增销售额19.7亿元,新增利润6.9亿元;工厂化养殖面积30余万平方米,实现新增销售额9300余万元,新增利润4200余万元。选育的“中国对虾‘黄海3号’”新品种和“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养殖新品种推广应用,增加虾蟹养殖产量,保护野生种质资源;构建节能减排养殖模式,实现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生态效益显著;虾蟹养殖的发展还带动饲料、销售和加工等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渔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在海水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是海水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转变养殖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出了“蓝色增长”理念,该项目构建的虾蟹绿色养殖模式为世界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图1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现场验收
图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池塘生态养殖创新团队
“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的创建与应用”成果简介:浅海是海水养殖的主战场,其养殖产量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60%,在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浅海养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超容量养殖、养殖方式粗放和生产效率低下等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探索和实践“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的现代海水养殖模式是浅海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该成果针对制约浅海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和产业“痛点”,以“绿色发展”新理念为引领,构建了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理论体系,阐明了养殖生态系统中个体-群落-生态系统水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研发并应用了养殖容量动态评估和养殖系统健康评价技术,创建了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开发了“贝-藻-参”、“鱼-贝-藻”等浅海筏式、底播多种形式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并在山东、河北、浙江等多地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和推广,为保障浅海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引领了我国乃至世界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项目共发表论文64篇(SCI 收录26篇),参编专著6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批了鲍、海参、海带3个有机产品认证和2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应用推广面积110000公顷,新增销售额154.0亿元,近3年新增利润27.02亿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组织了多次国际培训,培训国际学员130余人次,将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成功实现产业化的经验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世界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图3 国际专家现场考察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图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近海生态养殖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