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弘扬工匠精神 圆大国渔业科考之梦——“蓝海101”船和“蓝海201”船建造纪实
2018-09-14 11:23:45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9月12日,两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船和“蓝海201”船如期下水,这标志着我国两艘“农业航母”主体工程的胜利完工,进入码头舾装阶段, 不久将以优良的船舶性能和强大的科考功能服务海洋渔业科学研究工作。

“蓝海101”船和“蓝海201”船是农业农村部迄今投资最多、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分别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负责建设和运维管理,主要承担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常规、专项和应急调查监测以及海洋渔业综合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我国完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筑梦 改变渔业科研单位无船可用的状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陈雪忠研究员谈到:回顾历史,我国渔业资源调查船发展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上世纪80年代,我国曾拥有各类渔业资源调查船58艘,其中海洋渔业调查船50艘、淡水渔业调查船8艘,初步建立了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的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基本覆盖了主要渔业水域,代表有“南锋703/704” “东方”号“北斗”号等一批千吨级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但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由于我国渔业资源调查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涉渔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调查船纷纷退役或被转卖,大型渔业资源综合调查船仅剩“北斗”号1艘。

新世纪以来,我国渔业进入了科学管理新阶段,大量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对渔业资源调查船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区和流域研究所长期以来却面临无船可用的窘境,科研人员要想获得数据、开展渔业资源科学调查,就只能携带便携式科研仪器随公司或个人的生产船出航,科研要求的航线站位、数据精度、采样储运等都受到极大制约。

2000年伊始,以唐启升院士为代表的国内一批渔业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积极呼吁:要想获得渔业的长远发展,科研单位必须要有自己的科考船。写申请、打报告、做可研,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带领三个海区研究所坚持不懈地为建造满足实际需要的专业调查船舶提出申请,经过详细调研,反复论证,逐步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原农业部立项建造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2008年开始建造,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全国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完成,标志着我国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复建工作正式启动,同年,4艘300吨级渔业资源调查船立项。2014年,“蓝海101”“蓝海201”两船获批立项。

项目启动后,有关各方积极行动起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农业部组织项目建议书、节能、可研和初设等各类评审10余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是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带领两家船东单位全力以赴,组织技术、设备方案论证近50次,考察船厂、设备厂商40余家,认真编报图纸材料,船舶检验部门严格审查把关,为调查船建造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嘱托,力争建造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让渔业科研工作者真正把论文写在大海上。”这是当时大家共同的心声。

实干 用工匠精神打造大国渔业的海上科考平台

“蓝海101”船和“蓝海201”船在沪东中华造船厂的船坞中经历了将近1年的工程施工。两家船东单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都选派了勇于担当、经验丰富、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同志全程参与船舶监造。

“蓝海201”船长汤晓林是东海水产研究所方面的驻厂监造代表,此前,他已有20多年不在所工作。“1995年‘东方’号被卖掉时,我们被迫停薪留职,加入商运。”十年时间,汤晓林从船员做到大副,再到商船船长。接到回所担任船长的通知时,两个悬殊的薪酬差距,曾令他陷入了纠结。但想到东海水产研究所历经十多年盼来的这一艘科研船要交到自己手上,四十多岁的汤晓林感受到组织的期盼,立刻答应了。

黄海水产研究所 “蓝海101”的驻厂监造代表是所资产条件处副处长张志强。他在“北斗”号上工作了24年,一直从水手干到船长。“我所驻厂监造人员每天都要到建造现场,坞内船台进行巡检,对机械设备,管系的安装进行监督,定期参加例会,并及时与东海所驻厂监造人员、船厂设计部门、监理单位、中船重工702所进行讨论沟通与协调,对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工作虽然单调,但却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关键。”这是他最深的体会。

黄海水产研究所禹昊是负责现场具体监造工作的。“船舶刚建造时,我们黄海所驻厂监造人员一个月轮流回家一次,周六周日加班是常事。但随着下水临近,任务加重,两个多月都没顾上回家。”既要克服异地监造的困难,坚持值守,还要与天气作斗争。“七八月份是上海最热的,船舱里的温度高达四十多度,甲板上钢板表面温度高达七八十度,船舱内施工产生巨大的噪音,废气,电气焊产生的火花,刺眼的光线使人感到闷热,缺氧,汗水顺着脸往下不停地流,湿透了工作服,像个大蒸笼。必须要及时补充水分,保存体力,否则不留神就会晕倒在里面。”

在东海水产研究所驻厂的船员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机电员陆兆龙,“东方号”的老船长,职业生涯即将在调查船完工时结束。他是唯一一位参与监造未来却不上船的“编外”船员。工作中常常见他在不遗余力地向新船员解释原理、传授经验,为了一个细节有时加班到凌晨。“把好质量,甘做人梯,不辜负国家和人民期望。”这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

从船体施工到监造验收,每一个步骤都是两所现场监造人员高度责任心的全情投入。这份最朴实的工匠精神,正是未来我国渔业科研大步迈进的动力所在。

圆梦 着力推进我国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建设

2016年12月,原农业部发布《全国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规划(2016—2020年)》,将“渔业资源调查船需求满足率有效提高”作为其中的一个建设目标,提出统筹建造渔业资源调查船,提升渔业资源调查能力,实现对我国及世界重要海域水生生物资源、渔业环境、水域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全覆盖。

2017年以来,专业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一批现代化的海洋和内陆渔业资源调查船相继交付,承担起我国近海、内陆渔业科学综合调查任务。如今,“蓝海101”船和“蓝海201”船成功在上海下水,与“北斗”号及2010年建成交付的南海区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调查船“南锋”号共同成为全国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三大海区均有了1000吨级以上专业的海洋渔业调查船,我国对深海大洋的科研探索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渔业资源调查船逐步升温”实属必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指出:我国渔业发展受到更多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亟需摸清家底和现状,为科学生产和管理提供依据;传统渔业水域不断减少,过度捕捞长期存在,渔业发展空间受限,亟需调查开发新的渔场;水产品大宗品种供给基本饱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供给和需求不对称矛盾加剧,亟需调查开发新的资源。未来,越来越完备的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正在成型,将成为我国渔业发展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上一条:东海所组织召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2017年会
下一条:“现代渔业高端学术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