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牙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改善双单倍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繁殖性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stablishment of recombinant doubled haploid lines of Japanese flounder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reproductive capacity”为题发表于《Aquaculture》(JCR 1区期刊,IF:4.5,全文网址为:https://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4.740899)。
双单倍体是建立克隆系的基础,在固定优良基因和缩短育种周期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鱼类中,双单倍体可通过诱导有丝分裂雌核发育或雄核发育的方式进行获得。性成熟的雌雄双单倍体进一步通过杂交可获得种源可控、杂种优势明显的新品种。然而,双单倍体可育率低、繁殖性状差,严重制约了该育种技术的应用,因此亟需改善双单倍体的繁殖性状。
本研究以牙鲆为例,利用通过雌核发育与累代定向选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显著改善了双单倍体牙鲆的繁殖性状,使双单倍体牙鲆的可育比例从20-30%提高到了80%,卵量和卵质明显提高。基于此,获得了大量可育双单倍体牙鲆,为后续双克隆杂交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充足的亲本。该方法的建立,夯实了以双单倍体诱导为核心的鱼类克隆育种体系的可行性基础,为加快牙鲆优良新种质创制提供了保障。
Fig.3 四代牙鲆的的组织学形态比较
本研究得到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7),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TD41),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1326307D),以及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23107012, C2022107003)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