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黄海水产研究所两项成果入选《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
2023-12-11 15:27:36  来源:

12月6日,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遴选结果,来自全国农业领域的10项新技术、11项新产品和10项新装备入选,其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完成的“海水池塘和盐碱水域生态工程化养殖技术”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关长涛研究员主持研发的“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养殖设施与装备”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装备”。

“海水池塘和盐碱水域生态工程化养殖技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共同合作完成。该技术成功研发150kg级自主导航投饵船,具有载重大、稳定性高、能耗低等特点,能实现导航路径上的均匀精准投饵,节约人力50%以上,节省饲料10%以上;研制了高分辨率水下摄像机、7参数水质监测仪、智能渔机控制器等自动化装备,开发对虾养殖智能化管控平台,应用示范降低成本30%以上,新增经济效益15%以上,研发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入选2021年度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研发出海水池塘养殖生态系统优化、营养物质高效利用和养殖尾水生态净化技术,尾水氮磷排放分别降低45.8%和50.0%,构建“虾(蟹)-贝(参/蜇)-鱼(藻)”海水生态工程化养殖模式4个,综合效益提高40%以上,建立的“‘参-虾(蟹)-藻’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技术”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筛选出耐高pH中国对虾“黄海4号”新品种、黄色大鳞鲃、雅罗鱼“雅龙1号”、梭鲈、脊尾白虾和拟穴青蟹等耐盐碱经济种,建立基于宜渔等级分级的盐碱水质综合改良调控技术,盐碱水pH 稳定在9.0以下,碳酸盐碱度最高下降86.3%,构建华北氯化物型盐碱地多生态位综合利用、西北硫酸盐型盐碱地棚-塘接力综合养殖和东北碳酸盐型盐碱地“物理生物双效降碱”循环水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养殖成活率提高32%以上,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该技术构建了“智能化设施装备+养殖生态系统优化+水质综合改良调控+营养物质高效利用+生态工程化养殖”为核心的绿色养殖技术体系,在我国海水和盐碱水域主养区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应用,为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养殖设施与装备”由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突破了浅水单点锚泊、稳定坐底在位、动平衡升降控制、基座-海床藕合设计、海上就位安装、网衣原位更换等关键技术,配套研发了气动式饵料自动投喂、鱼群动态监控、环境监测、渔获起捕、远程智能管控等自动化与智能化操控装备,创制出亚洲第一个单体规模最大的深海智能养殖网箱“经海001号”,构建了适宜我国北方地区的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并成功进行了许氏平鮋、花鲈等海水鱼类的养殖示范,解决了高海况下养殖设施与圈养生物安全保障及远离岸线操控管理不便等技术难题。

该成果通过构建适宜我国北方地区的陆海接力养殖模式,打造了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助力海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我国北方地区发展深远海养殖、打造优质蛋白新生产基地提供了样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上一条:渔机所在弱散射目标声学测量方向取得新进展
下一条:黄海水产研究所在贝类中重金属蓄积与生物可利用性方面取得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