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黄海水产研究所在海藻中潜在危害元素的风险评估与标准法规研究领域发表重要综述性论文
2023-11-08 14:17:20  来源: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与标准团队在食品领域的国际顶级综述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IF:15.3)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food safety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for arsenic, cadmium, lead, mercury and iodine in macroalgae used as food and feed in China and Europe”的综述性论文。

近年来,全球海藻养殖和消费量逐年增加,其食用安全性也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海藻具有富集环境中元素的特性,海藻可能是无机砷、镉、铅等潜在危害元素和碘等营养元素的来源之一,因此科学评估海藻用作食品和饲料的“风险-获益”问题,对促进海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与标准团队围绕海藻中重金属、无机砷及碘等元素的风险评估与限量标准开展了长期研究。本综述论文全面分析了中国、欧盟等国家/地区对海藻食品、以海藻为主要原料的膳食补充剂、食品添加剂和饲料等不同类型产品中重金属(镉、铅、汞)、砷和碘等元素的限量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差异性,对海藻产品中潜在危害元素的总量、赋存形态、生物利用度、膳食暴露量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论。

海藻中优先关注的潜在化学危害是无机砷、镉和碘元素,但是其风险大小具体取决于海藻种类、海藻消费量以及后续加工或烹饪方法。目前由于缺乏全球海藻消费量、消费方式、海藻中元素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加工方式对海藻中元素的影响等大量科学数据支撑,涉及海藻生产、加工和利用的国际标准法规缺失,然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对海藻的食用安全性认知和海藻产品中污染物、碘的限量规定存在很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藻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开发利用。

本综述确定了中国、欧盟、日韩、澳新等海藻主产国和消费国的标准法规中有关海藻产品食用风险的认知差别和限量差异,并对本领域亟待研究的加工环节风险因子的消长变化及控制机理、不同形态元素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等科学问题提出了展望,将为进一步制定全球统一的海藻食品安全国际标准、海藻产品质量控制指南和风险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黄海水产研究所郭莹莹副研究员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黄海水产研究所王联珠研究员和挪威海洋研究所的Inger Aakre研究员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相关研究得到中挪联合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RCN, 32061133008)和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 50)等项目共同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3.104204

上一条:北戴河站在绿鳍马面鲀新品种选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下一条:南海所“一种水生态系统中金属针对水生物危害的评价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