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2022年度总结和考评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2023-01-13 16:19:07  来源:

1月9日至10日,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海水鱼体系”)通过网络会议形式召开2022年度总结与考评工作会议。来自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领导以及体系顾问专家、地方创新团队首席以及海水鱼体系全体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团队成员等1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马卓君主持。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金显仕代表海水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单位向参会领导和专家的长期支持和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为海水鱼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搭建务实高效的合作平台。海水鱼体系联络员、科教司教育处处长曹子祎充分肯定了海水鱼体系过去一年开展的各项工作,她指出,体系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肩负着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任务,聚焦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和全产业链创新开展工作。

为加强与地方体系创新团队的交流、合作,更好地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会议邀请了海南省石斑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傅晓研究员,介绍了石斑鱼体系的建设思路、工作任务以及发展展望。

按照科教司的统一部署,首席科学家关长涛研究员作了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2022年度述职汇报,并接受了体系全体人员的评议及民主测评。在海水鱼体系首席科学家和执行专家组专家的主持下,体系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对2022年开展的体系工作进行了述职汇报,接受了体系全体人员的评价。

会议还传达了科教司关于加强体系高效运行与管理的相关工作部署及有关领导讲话精神。顾问专家和体系全体人员就海水鱼产业发展、产业重大问题凝练以及体系运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达成了多项共识。

2022年是海水鱼体系攻关与示范海水鱼绿色养殖关键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之年。本年度体系各岗位和综合试验站克服重重困难,扎实推进年度各项任务,植根产业一线,服务产业发展,努力践行“大食物观”。体系研发、示范的抗风浪环保网箱、工厂化循环水、工程化池塘、深远海智能渔场等新模式,有力推动着我国海水鱼养殖转型升级和空间拓展;海水鱼新品种(品系)、新型饲料蛋白源、病害免疫防控以及高值化加工等技术的综合示范为打造海水鱼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全年共获得大黄鱼“富发1号”、大菱鲆“多宝2号”新品种2项,新技术19项,新规程2项,新装备5项,新产品5项;参与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9项,企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9项;授权专利105项,其中国外专利10项,申请专利95项,其中国外专利1项;获软件著作权16项;发表论文309篇,其中SCI论文214篇;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级人才称号1人、获省部及地市级人才称号12人次;召开线上线下培训会、现场会43场,提供技术咨询5次,培训技术人员、养殖大户及渔民共计9万余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175份;获省部级、行业及地市级科技成果奖22项,其中1项成果获范蠡科学技术奖特等奖,4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3年,海水鱼体系将继续凝练“十四五”产业重大关键问题并实施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支撑我国海水鱼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网络会议现场

                                     网络会议现场

                         海水鱼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研究员述职汇报

                                    顾问专家交流

上一条:黑龙江所2项养殖模式入选“2022年全国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案例”
下一条:南海所组织召开首届海湾与岛礁生态保护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