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院所新闻>>正文

黄海所多项成果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标志性成果
2019-01-07 13:39:58  来源:黄海水产研究所

日前,中国水产学会和中国渔业协会联合组织开展的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重大科技成果与突出贡献人物发布最终评选结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研究,大菱鲆的引种和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及种质创制技术建立与应用等9项成果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50项标志性成果(按入选序号先后排列),赵法箴、唐启升、王清印等3名科学家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突出贡献人物(按入选序号先后排列),朱树屏、刘恬敬、朱德山、雷霁霖等4名科学家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纪念人物(按入选序号先后排列)。

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50项标志性成果名单:

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

赵院士

该成果于1980年-1985年通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该项目攻克了4项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的重大关键技术,首次解决了亲虾培育技术,使苗种亲虾来源得到了保证;掌握了人工创造良好育苗水质条件的理论依据和控制方法,为对虾幼体的顺利发育提供了条件;筛选出适宜对虾幼体各发育阶段的动植物性饵料和人工饵料,提高了对虾人工育苗的出苗率;提出了适合对虾工厂化育苗的应用设备,制定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操作规程,并在我国沿海各省市全面推广应用。该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依赖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使我国的对虾养殖产量从1978年450吨增至1988年20万吨,成为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产量最高的世界第一养虾大国。同时为沿海省市培养千名育苗技术人员,1980-1984年共育对虾苗166亿尾,产值达2490万元,共养殖对虾3.9万吨,产值达1.95亿元,出口13000吨,创汇6500万美元。

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研究

该成果于1986年-1990年通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为朱德山研究员。该项目首次成功地用声学方法评估了黄、东海鳀鱼资源量和可捕量,查明了黄、东海鳀鱼渔业生物学特征、洄游分布规律及渔场海洋学特征。设计了性能优良的四片式、六片式变水层双拖网,建立了一整套网位控制及瞄准捕捞技术。黄、东海鳀鱼资源的开发,为企业和国家利税余1.5亿元,增加产值近7亿元。养殖出口对虾8万吨,减少鱼粉进口用汇余5000万美元。鳀鱼的开发减轻了黄、东海的捕捞压力,对恢复黄、东海已衰退的底层鱼类资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菱鲆的引种和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

14-2006年5月检查工厂化养殖的大菱鲆

该成果于1992年-2001年通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蓬莱市鱼类养殖试验场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该项目经过7年科技攻关,3年推广应用,解决了采卵难、白化率高、成活率低等技术难点,在驯化、养成、亲鱼培育、苗种生产、营养饲料、病害防治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创建了符合国情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大菱鲆养殖业在我国北方迅猛发展成为年产值达20多亿元的大产业。对我国北方沿海,乃至全国沿海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和社会效益。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出现有效地扩大了农村就业渠道,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强了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活力。

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111

该成果于1993年-2004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荣成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莱州市水产研究所共同协作完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唐启升院士。该项目针对我国浅海水域中出现的超负荷养殖、养殖品种质量和养殖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养殖容量评估指标与技术,建立了主要养殖贝类和附着生物不同季节的能量需求的测定技术,首次提出了半封闭养殖水域和开放式海水养殖水域的多参数养殖容量评估技术,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关于养殖容量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中藻类养殖容量研究填补了国际空白。成果推广应用后,累计新增产值92193万元,利税45347万元。国内外发表论文63篇,培养研究生17人。

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4

该成果于1984年-2005年通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曾获2006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陈松林研究员。该成果建立了在细胞、精子、胚胎3个层次保存鱼类种质的技术体系:发明了鱼类精子冷冻保存的实用化技术,建立了30种鱼类精子冷冻库;发明了鱼类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在国际上率先攻克鱼类胚胎超低温玻璃化冷冻保存的技术难关;发明海水鱼胚胎干细胞培养方法,建立鱼类细胞系18个。发表论文90篇,SCI论文22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1部。 鱼类精子冷冻技术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应用,累计产生20多亿元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将我国鱼类种质保存研究提升至国际领先行列,推动了鱼类低温生物学、种质资源库建设和遗传育种等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研究

该成果于1996年-2005年通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该项目对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了全水层生物资源和栖息环境综合调查,建立了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绘制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及环境技术图件,全面、系统地评估了渤、黄、东、南海生物资源、栖息环境及其变动趋势。项目成果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渔业发展新模式探索和实现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提供了重要、翔实的基础资料。为中韩、中日和中越渔业谈判、中越北部湾划界及东-黄海划界方案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国家维护海洋权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中国对虾

该成果于1996年-2006年通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王清印研究员。该项目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空白,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的国审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号”,平均体长提高8.40%,体重提高26.86%;创建了中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使中国对虾养殖成功率在90%以上,从仔虾放苗到收获期的对虾养殖成活率达到70%。该成果获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107篇,形成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在该成果的实施带动下,建设国家级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1个,国家级中国对虾原良种场3个,对虾工厂化无公害养殖试验示范基地5个。2000-2006年中国对虾“黄海1号”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等主养区累计推广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

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半滑舌鳎亲鱼

该成果于2000年-2009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柳学周研究员。该项目攻克了半滑舌鳎繁育发育生物学、生殖内分泌机制、环境生态学、消化与营养生理、种质与性别鉴定等方面的多项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亲鱼生殖调控、全人工育苗、转季节育苗、饵料投喂策略、遗传性别鉴定等系列技术方法,制定技术规范4项,创建了大规模苗种繁育和高效节能养殖技术体系,推动了我国鳎科鱼类增养殖产业发展。在全国沿海推广养殖半滑舌鳎,年产量达1万吨,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5亿元,取得了显著效益。发表论文64篇,专著1部,专利6项。

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及种质创制技术建立与应用

该成果于2002年-2014年通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北戴河中心实验站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获2014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陈松林研究员。该项目绘制世界第一种鲽形目鱼类、我国第一种鱼类-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发明性别特异微卫星标记,攻克WW超雌鱼鉴定的技术难题;发现Dmrt1是雄性决定基因;发明高雌苗种制种技术,解决了生理雌鱼比例过低的难题;建立牙鲆高产抗病良种选育和全雌育种技术体系,创制出“鲆优1号”和“北鲆1号”新品种2个,生长提高25%、成活率提高20%。发表论文145篇,特别是在Nature Genetics发表我国渔业领域首篇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8项,出版专著1部。牙鲆新品种和舌鳎高雌苗种制种技术推广后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69亿元;将鲆鲽鱼类基因组和性别调控机制研究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海水鱼类种业科技进步,社会效益巨大。

 

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突出贡献人物名单

赵法箴:

赵法箴,男,汉族,1935年5月生,山东莱州人,无党派人士,水产养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终身研究员。曾任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对虾实验生态及科学技术研究,他参与研究了中国对虾早期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为突破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率领科研团队创立了中国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体系,为我国对虾养殖种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对虾养殖生产工艺,推动了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做出突出贡献。曾任全国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保护专家组成员,曾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唐启升:

唐启升,男,汉族,1943年12月生,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院/所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两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开拓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大海洋生态系研究,为中国渔业科学与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和生态系统水平海洋管理基础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突出贡献。在渔业生物学、资源增殖与管理、远洋渔业、养殖生态等方面有多项创新性研究,提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把海洋渔业提升为战略产业”等院士专家建议9项,促成《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等国家文件发布。发表论著350余篇册。

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科学局成员兼渔业科学委员会主席。“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 等4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荣获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优秀回国留学人员、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等荣誉称号24项。

王清印:

王清印,男,汉族,1952年8月生,山东菏泽人,中共党员,海水养殖生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海水养殖生物的遗传育种、繁殖和发育生物学、海洋生物技术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攀登计划B专题、国家重大科技规划(973计划)课题、国家海洋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以及省部级课题等多项。在对虾受精和发育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中国对虾抗逆新品种选育、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扇贝三倍体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多方面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是国内同一学科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连续两届被评选为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4年荣获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已用中英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报告100余篇,合著“对虾繁殖和发育生物学”等专著5本。主持的“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研究成果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国务院特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4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纪念人物名单

朱树屏:

朱树屏,字锦庭,1907年4月1日出生,山东省昌邑县北孟乡人。教育家,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水产学家,世界浮游生物试验生态学领域的先驱,中国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的奠基者;中国水产学、湖沼学的奠基者之一。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38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英,1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英国普利茅海洋研究所、英国淡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英国淡水生物学会水产化学部、浮游生物部二部主任。1946年任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藻类研究室主任。回国后相继任云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动物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教授兼水产系首任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员,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海洋组成员。首届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副主席。

他发明的“朱氏培养液”是至今国际上仍广泛应用的经典配方,“朱氏人工海水”为国际首创,是人工海水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他所创造的一系列浮游植物纯培养技术和方法至今也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他两获英国海洋生物学会“雷兰克斯特研究奖位”(Ray Lankester Investigatorship)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他是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中国水产学会的主要发起、组织和创办者之一。他首倡并开创了中国海洋农牧化科学事业。他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历次海洋海洋综合调查。发明了居世界领先的“海带自然光育苗法”,成为中国唯一的海带育苗生产方法,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完成海带施肥、南移课题,获省、部级奖。他领导、主持完成了紫菜人工育苗与养殖重大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组织、领导了对虾生活史、人工孵化育苗、养殖以及鱼类、贝类的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的重大课题,开创了中国对虾、海带、紫菜、鱼类、贝类的人工养殖事业。他编制了《渤、黄、东海渔捞海图》,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他撰写了中国首部《湖沼学》论著,在国内首次讲授海洋化学、水质学和湖沼学课程,在国海洋化学及湖沼学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多次代表国家出国进行研究工作、参加国际科学谈判及学术交流合作,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与国家表彰。他在海洋生态、海洋化学、海洋水产、浮游生物、湖沼学等诸多科研领域里完成了40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屡获国家级奖励及表彰。他主编了世界上唯一一部8国文字(拉、俄、中、朝、越、蒙、日、英)的《太平洋西部经济鱼类名称对照手册》。他执笔了我国12年科技规划(1956-1967)与10年科技规划(1963-1976)水产及海洋项目。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大学本科水产系—山东大学水产系,并为创建全国综合性水产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作了一系列奠基性工作和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已成为院士、教授、研究员的新中国第一代海洋及水产高级科技人才,为我国海洋及水产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文革中惨遭四人帮迫害,1972年病重,周恩来总理获悉后立即指示:“听说树屏同志病了,请认真治疗”。1976年7月2日,逝世于上海中山医院。

1978年6月,中央为朱树屏彻底平反昭雪。

刘恬敬:

刘恬敬,男,汉族,1922年4月生,安徽省来安县人,中共党员,海藻生态和养殖学家。曾任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恬敬长期从事海藻生态与海藻养殖科技工作,先后主持并参加海带自然光育苗、新品种选育、施肥养殖、养殖地带南移,以及紫菜育苗、养殖及病害防治等多项研究,为发展我国海带和紫菜养殖业作出了贡献。1972-1978年,刘恬敬主持了“江苏省吕泗低盐海区条斑紫菜育苗养殖研究”获得成功,并先后取得“条斑紫菜大面积高产试验”、“条斑紫菜病原因与防治”等重大科技成果。1981-1985年,刘恬敬担任“全国对虾养殖科技攻关领导小组”组长,组织领导全国对虾人工育苗养殖高产与人工配合饵料的科技攻关工作,成就显著。晚年引进墨西哥巨藻,进行人工育苗与沉绳养殖,获得成功。发表了《海带移植浙江近海的生长发育研究》、《巨藻引进与人工育苗》、《中国坛紫菜人工增殖的研究》等40多篇论文和《海带施肥研究》等论著。《坛紫菜人工养殖的研究》、《海带人工养殖研究》、《59-1高产海带新品种》三项成果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朱德山:

朱德山,男,汉族,1931年12月生,黑龙江省宁安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曾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资源室主任。

长期从事渔业资源研究,主持国家“七五”科技项目攻关“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研究”,在我国首次用声学方法评估出黄、东海鳀鱼资源量400万吨,年可捕量50万吨,查明鳀鱼的行动规律,提出了捕捞鳀鱼的最佳渔法,为我国渔业开发了新捕捞对象。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曾担任联合国FAO渔业司顾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雷霁霖:

雷霁霖,男,畲族,1935 年5月生,福建省宁化县人,中共党员,生前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学会顾问,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等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起成立中国水产学会鱼类工业化养殖研究会,任青岛市大菱鲆养殖协会会长等职,是我国著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大菱鲆之父”。

主要从事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上世纪60年代,率先突破梭鱼人工繁育技术,探索了多种海水鱼类育苗理论与技术,这是中国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获得成功的最早记录;70年代,首创可控性强、全程式工厂化育苗育苗公益,实现了牙鲆、真鲷、黑鲷、河鲀和黄姑鱼等经济鱼类苗种的规模化繁育生产,显著提高了我国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的整体水平;80年代,成功构建起海水鱼类全人工苗种系统培育工艺和技术体系,将鲆、鲷、鲀等鱼类的育苗技术提高到规模化的生产水平,北方网箱养殖和放流增殖获开创性成果;90年代,创建国际先进水平的真鲷工厂化育苗技术新体系和新工艺,并突破了海水鱼类人工苗种的规模化增殖放流技术,将我国的海水鱼类人工育苗和放流增殖技术推进到国际先进行列。1992年,首次将“大菱鲆”(多宝鱼)引进我国,首创并推广了 “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其后通过“陆海接力”“南北接力”等技术,使我国的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迅速发展成为年产量5万多吨、年产值逾40亿元的工厂化养殖大产业,建树起举世瞩目的“一鱼一产业”开发样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化浪潮的形成,为“三农”经济在沿海的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相继主持和完成 “国际合作”“国家攻关”“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大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了《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等专著和合著20余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杜邦科技创新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多项;荣获山东省“科技兴农功勋科学家”等多项称号;2011年荣登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当选“敬业奉献身边好人”。

上一条: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渔船船型标准化及节能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绩效评价优秀
下一条:南海所专家到广东湛江开展方格星虫(沙虫)滩涂增养殖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