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我院吴立冬、李炯棠、黄小华、董宣荣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
2023-06-20 10:17:10  来源:院人才工作处

6月13日,中国农学会公布2021—2022年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全国共有50人获奖。我院吴立冬、李炯棠、黄小华、董宣荣获该奖项。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吴立冬

吴立冬,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快检方法等国标方法审评专家,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Agriculture Communications等知名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水产品危害物快速检测方法及渔业环境智能化监测器件研发。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创新奖(朱良漪青年创新奖)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等奖(排名第一),入选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标准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Informat(IF 24.7)、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16.7)、ACS nano等期刊上发表80多篇论文,申请专利22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国际专利2项),授权7项(已转让4项,转让金额300余万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李炯棠

李炯棠,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院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和生物技术学科委员,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渔业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北京市水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千人进千企”特派员。从事渔业生物技术研发和鲤科鱼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新种质创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院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先后主持或参与十二五863项目子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国家及省部级等项目11项。授权专利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等科技奖励4项。发表论文63篇,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Genetics(2篇)、Cell Research发表SCI论文32篇(影响因子超过40分论文3篇;影响因子超过10分论文7篇;JCR1区论文19篇),参编中英文专著4部。

南海水产研究所黄小华

黄小华,硕士,研究员,院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深远海养殖岗位科学家、院南海所渔业工程研究室副主任。从事深远海养殖工程与装备技术研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院“水科英才”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研究取得的深远海养殖技术、装备和产业模式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以第1完成人分别获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黄海水产研究所董宣

董宣,博士、副研究员,院创新团队副首席专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杆套病毒科工作组成员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水生动物紧急疫情应对与疾病暴发管理特别工作组专家。从事甲壳动物流行病学和生物安保研究。入选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和山东省首届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项目共17项,发表论文76篇,参编专著20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制定标准7项。

“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于1988年在中国农学会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自2020年度由国家奖励办正式批准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农业科学和技术带头人,是全国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学术奖。截至2020年度,该奖项在农业基础研究、工程科技、科学普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已累计评选402人获奖,其中大多数获奖者均已成长为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有力促进了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和成长成才,为加强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一条: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 凝心聚力奋进强渔新征程
下一条:中国水科院1项重大引领技术3个品种8项技术入选2023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