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FAO创新农业—水产综合种养促进亚太区域蓝色增长培训研讨班在昆明举办
2017-06-13 17:19:01  来源: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6月12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办的“FAO创新农业—水产综合种养促进亚太区域蓝色增长培训研讨班在昆明举办”在云南昆明开幕。 FAO植物生产及保护司司长汉斯·德雷尔、渔业和水产养殖政策及资源司副司长贾建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等出席研讨班开幕式。

本次培训研讨班为期6天,主题为创新农业——水产养殖综合种养系统促进蓝色增长,旨在通过推广中国生态友好型的渔农综合种养模式驱动亚太区域内相关国家的蓝色经济增长,共有来自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越南以及中国等7个亚洲国家的25名农业和渔业部门官员参加。

崔利锋院长在开幕式上表示,“渔农综合种养”是促进现代渔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在该领域做出了诸多的创新实践和探索,总结了较为成熟的综合种养技术和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发展经验。中国水科院作为国家级专业水产科学研究机构,将积极支持FAO的倡议和有关行动,并与相关国家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汉斯•德雷尔司长指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和营养安全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渔稻共作体系是农业-水产综合种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充分利用土地和淡水资源,在提升产量、增加收入、营养供给及风险承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解决地区问题提供有益经验。

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长期开展国际渔业培训工作,2014年被授予FAO水产养殖及内陆渔业研究培训参考中心以来,多次承担培训研讨项目。此次研讨邀请了来自FAO、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进行授课研讨,并将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渔稻共作”产业扶贫工作作为会议研讨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与会官员及专家赴云南红河县现场考察“渔稻共作”养殖模式。在传播先进技术、分享管理经验、增进彼此情谊、深化交流合作的同时,积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打造新引擎、建设新高地,共同探讨创新渔农综合种养模式和技术,为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渔农综合种养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优点。2015年以来,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农业部产业扶贫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科研院所技术人才优势,与云南省地方政府和云南中海渔业公司密切合作,在红河县开展哈尼梯田“渔稻共作”产业扶贫工作,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粮渔共赢、强农富民”,有力助推了云南红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国政协、农业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有关国际机构的高度关注及大力支持。

 

上一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青年职工参观狼牙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一条:东海扬波 砥砺奋进—— “东进1”号交船活动暨农业部300吨级渔业资源调查船共享共用管理研讨会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