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院重点实验室在《Food chemistry》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华绒螯蟹原产地判别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名贵的高价值水产品种,不同产地的蟹产品价格相差巨大。因此,保证原产地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对保护中华绒螯蟹产业的有序发展和生产者、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可起到关键作用。然而,探索更为客观而有效的产地溯源和判别手段一直倍受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挑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院重点实验室杨健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渔业元素/稳定同位素微化学及几何形态分析技术在上述产地溯源和判别手段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项目组创新性地以可非致死采样并同时含有外骨骼和肌肉组织的蟹第三步足为“靶组织”,比较把握了采自长江水系的阳澄湖、太湖、洪泽湖、高宝湖、长荡湖以及巴城、兴化“泓膏”养殖水域和长江口崇明自然水域等8个产地中华绒螯蟹中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比值及多元素Na、Mg、Al、 K、Ca、Mn、Cu,、Zn、Sr、Ba含量“指纹”特征,发现当综合运用上述稳定同位素比值及多元素含量微化学数据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等多元统计模型判别时,可获得高达99.4%的交叉验证产地溯源或判别率。该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Determination of geographic origin of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using integrated stable isotope and multi-element analyses”。 博士生骆仁军为第一作者,杨健研究员为通讯作者。《Food chemistry》期刊影响因子4.946,食品科技1区。(论文查询: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18315152)
项目组还创新性地引入几何形态分析技术,直观而非致死地对上述8个产地中华绒螯蟹背甲和腹甲形态经图像处理后提取了众多特征性地标点(主要为Ⅱ型地标点)并建立了坐标体系。通过进行相对扭曲多元统计计算,再利用薄板样条和网格变形的形态矢量特征可视化分析后发现,即使来自于相近育苗场,具有相同种质特征的中华绒螯蟹苗种,当在不同产地养殖环境中养至商品规格蟹时,其形态可出现明显的产地差异性变化;特别是背甲(雄和雌蟹亦然)的差异最为突出,产地溯源或判别准确率可达到100%。该研究成果论文“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形态差异的地标点法分析”已在《水产学报》期刊发表(http://www.scxuebao.cn/scxuebao/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210715&flag=1)。硕士生郑朝臣为第一作者,杨健研究员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