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动态 | 领导讲话及工作汇报 | 光荣册 | 亮点工作 | 贯彻精神 
当前位置: 首页>>组织机构>>水科专题>>2006-2016十年工作会议>>亮点工作>>正文
 

2007年度院十大科研成果亮点
2017-03-22 09:49   审核人:

2008年院工作会

2008年院工作会

1.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完成单位:黄海水产研究所

完 成 人:王清印、李健、黄倢等

所属领域:水产遗传育种

内容简介:围绕中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对中国对虾新品种选育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采用群体选育与家系选育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连续7代选育,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黄海1号”中国对虾,被农业部确定为2006年和2007年水产主导推广品种;建立了中国对虾SPF苗种生产和抗WSSV种群选育技术工艺,培育出高健康、无WSSV感染的中国对虾苗种;分别建立了对虾流行病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等4种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快速诊断技术,肽聚糖等免疫增强防病技术,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对虾工厂化养殖等3种对虾健康养殖新模式。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虾选育种群累计推广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为我国对虾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长江水产研究所

完 成 人:危起伟、杨德国、陈细华等

所属领域: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内容简介:通过对1981年葛洲坝截流以来中华鲟产卵群体数量、群体结构、长江口幼鱼资源和自然繁殖进行20多年不间断监测,采用中华鲟超声波遥测、江底采卵、苗种标志放流技术发现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机制;承担历年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任务,通过技术改进和系统集成突破苗种成活率低的技术瓶颈,采用先进技术评估放流效果,建立了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技术体系;进行了中华鲟产后亲鲟驯化康复、多种模式的子一代养殖试验、三峡库区中华鲟自然种群构建试验,建立了中华鲟救护与康复技术,提出了中华鲟综合保护措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多项国家特大和重大建设项目论证和运行、广泛科普和公益性宣传以及我国鲟鱼产业化中,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有力促进了我国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为IUCN红色目录中国鲟鱼种濒危等级划分、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对中国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3.“夏奥一号”奥利亚罗非鱼通过水产新品种审定

完成单位: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完 成 人:夏德全、吴婷婷、杨弘等

所属领域:水产遗传育种

内容简介: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20多年连续选育,突破雄性化关键技术,培育出体壮种纯的“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与多个尼罗罗非鱼品系杂交雄性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已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2-2006);建立了根据表型和生长指标进行奥利亚罗非鱼选育的技术体系,从形态、细胞、生化、分子等多层次系统研究了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种质鉴定技术标准,建立形成了品种选育、亲本保存、池塘和网箱生态养殖、营养饲料以及无公害基地建设等完整的高雄性率罗非鱼生态养殖技术体系。培育的奥尼杂交鱼由于雄性率、起捕率和出肉率高,已成为我国罗非鱼养殖主导品种,并在全国30多个省市推广,亩产量达1000公斤以上,亩利润2000元以上,累计产值3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推动我国淡水养殖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优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南海水产研究所

完 成 人:李卓佳、李色东、文国樑等

所属领域:水产养殖技术

内容简介:以无公害养殖理念为基准,建立了对虾集约化养殖基础生物学、养殖生态环境高效调控、养殖对虾营养免疫调控技术体系。查明了对虾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的养殖密度、投饲频率、盐度、底质等因素对对虾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弄清了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乳酸杆菌及其菌-菌协同降解转化代谢产物、净化养殖环境的作用机理和功效,建立了以菌-藻平衡调控为基准的生态高效调控技术;查明了芽孢杆菌、中草药对对虾的益生和免疫调控机理及功效,提出了基于质量安全的营养免疫调控技术;应用推广面积30万亩,增产成品对虾2万吨,新增产值6.2亿元,新增利税1.6亿元。成果为确保我国养殖对虾品质和质量安全、促进对虾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5.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及设施开发获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南海水产研究所等

完 成 人:贾晓平、郭根喜等

所属领域:渔业装备与工程、水产养殖技术

内容简介:首次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升降式深水抗风浪网箱,开发出以军曹鱼、卵形鲳鲹、鲈鱼和大黄鱼为主养品种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制定了多项深水抗风浪网箱常规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构建出海洋工况下网衣受力和动态响应数学模型,自主开发出网衣系统计算机模拟程序;开发出自动投饵机、水下洗网机、吸鱼泵、水下监视器、轻型起网机等关键深水网箱配套设施;首创160米周长养殖水体大于1万m3的超大型深水网箱,针对军曹鱼、卵形鲳鲹等养殖种类、箱型结构及养殖环境,开展了包括生长曲线、最佳养殖节点控制、养殖物耗与最佳渔获节点、养殖成本效益最佳调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养殖品种生长数字化管理研究。该成果的取得,为拓展我国近海海域开发利用空间,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渔业装备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6.淡水池塘生态工程化养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完成单位:长江水产研究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完 成 人:李谷、吴恢碧、刘兴国等

所属领域:水产养殖技术

内容简介:应用生态工程学原理,设计和构建了包括综合生物塘、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和养殖池塘的复合池塘养殖生态系统,开发建立了通风强化人工湿地、着生藻生态沟增氧技术、水质在线检测和安全调控技术,对养殖池塘中总悬浮固体物质和细菌、总大肠菌群以及藻类等去除率均在80%以上,有效改善了池塘养殖性能,可使试验池塘单位面积养殖产量提高11.2%-32.5%。该成果通过构建以水流为能量载体的复合养殖生态系统,形成水循环利用,将相对独立的种、养有机结合,有效实现不同生物间的共生互利关系,突破传统池塘养殖方式,对提高养殖产品品质、节约水资源及有效解决废水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7.大洋金枪鱼渔场渔情速预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完成单位:东海水产研究所等

完 成 人:陈雪忠、沈新强、程家骅等

所属领域:渔业信息及战略研究

内容简介:自主开发了海洋渔业环境综合分析系统、海洋一号卫星遥感海洋渔业信息服务示范系统、HY-1卫星资料在海温预报中的业务应用软件、大洋金枪鱼渔场渔情分析预报系统、海洋渔业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建立了海洋1号卫星的温度、叶绿素反演模式,构建了金枪鱼综合数据库系统,基于贝叶斯概率原理建立了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金枪鱼渔场预报试验;解决了课题实施中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SST反演精度达到1℃,叶绿素精度达到40%;金枪鱼渔场预报准确性超过60%,渔场预报种类和区域达到4种。该成果对增强我国公海与渔业权益竞争力,拓展远洋渔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8.重要水产养殖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完成单位: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完 成 人:孙效文、梁利群、鲁翠云等

所属领域:水产遗传育种

内容简介:获973、863和948等计划支持,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微卫星克隆技术,建立了35个物种49个基因组克隆库,获得微卫星序列10307个,多态性标记1629个;以鲤鱼等主要养殖种为对象,开发出一大批多态性分子标记,构建了鲤的两个遗传连锁图谱,获得QTL定位图谱3个,找到与体长、体重、肌纤维等21个性状QTL连锁的分子标记76个;分析了鲤、鲫等35个种79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并建立了分子遗传背景图谱;建立了鲤鱼分子标记指导的家系选育、群体选育和育成品种的遗传结构优化等育种技术;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筛选出一个生长快速的镜鲤新品系,建立了体重性状优势基因型聚合育种技术,获得优势基因型富集的镜鲤群体1个。该成果大规模地克隆了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的微卫星标记,使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种质与育种研究技术在短期内提升到分子水平;鲤遗传连锁分析及结果在育种上的应用使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的分子育种从理论走向实践,带动了我国水产分子育种研究的全面开展。

9.海水养殖鱼类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二联疫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完成单位:珠江水产研究所

完 成 人:吴淑勤等

所属学科领域:水产病害防治

内容简介:分离了海水鱼类病原弧菌400余株,获得了主要代表性菌株10余株;分析了两种病原的全菌抗原和外膜蛋白(OMP)的免疫原性以及19株弧菌的外膜蛋白OmpK基因,证明外膜蛋白OmpK是多种致病性弧菌的共同抗原;克隆表达了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实验室条件下,全菌灭活疫苗注射免疫相对保护率(RPS)达77%以上,浸泡免疫达55%以上;重组OmpK疫苗的注射免疫保护率高达100%。构建了三种组合的二联疫苗,对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感染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哈维氏弧菌重组OmpK+溶藻弧菌二联疫苗注射免疫保护率高达100%,浸泡免疫保护率高达70%-72%。该成果在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二联灭活疫苗以及重组OmpK疫苗研制和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对促进我国鱼类疫苗研制开发、加强水产病害防治研究、推动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全雌化牙鲆培育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完成单位:北戴河中心实验站、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

完 成 人:刘海金,杨立更等

所属领域:水产生物技术

内容简介:成功地应用异源精子诱导牙鲆人工雌核发育和高温诱导伪雄鱼,建立了性别人工控制技术,解决了牙鲆性别控制和全雌化规模化育苗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牙鲆全雌化育苗的成套技术;采用低温培育方法,使牙鲆雌性化率达到98.4%-100.0%;采用高温诱导方法,使牙鲆雄性化率达到92.4%-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网站名称加版权信息 中国-西安博达软件 邮政编码:710065
E-mail:webmaster@xxx.com 备案序号:陕ICP备123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