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动态 | 领导讲话及工作汇报 | 光荣册 | 亮点工作 | 贯彻精神 
当前位置: 首页>>组织机构>>水科专题>>2006-2016十年工作会议>>亮点工作>>正文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重点突出特色学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017-03-22 09:17   审核人:

我所是以冷水性鱼类、北方寒冷地区淡水水域和全国冷水水域的渔业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国家科研机构,研究范围包括全国性、区域性和公益性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研究内容以生物科学为主线,涉及养殖生物学与养殖技术、繁殖生理与人工繁殖技术、鱼病防治技术、营养与饲料、设施渔业与健康养殖、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基因组学与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学与细胞工程育种、鱼类遗传与育种、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渔业资源调查评估与管理、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十二个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范围和涉及的内容决定我们的研究工作必须紧密跟踪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发展高新技术,重点突出我所冷水性鱼类和冷水水域渔业研究的特色学科。使高新生物技术研究与我所的特色学科研究紧密结合,形成我所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和冷水性鱼类研究的学科优势,培养了一批研究队伍,取得一些研究进展和一些科研成果。

一、整合优势学科,加强实验室和基地建设

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实现生物技术和冷水性鱼类研究的突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已经在鱼类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和冷水性鱼类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为了在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上取得突破,我们采取学科优势整合的措施,实现优势互补。

1.实现相关研究的整合,提高联合攻关能力

我们把具有优势的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两大学科的科学研究集中于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使两大学科在鱼类遗传学基础研究、生物技术育种和品种选育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整体。把有关冷水性鱼类养殖和渔业资源的7个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集中于水科院冷水性鱼类研究重点实验室,使有关冷水性鱼类研究的冷水性鱼类资源学、生物学、繁殖生理学、营养生理学、病理学及人工增养殖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体系。由于学科研究的整合,实现了实验仪器设备、研究队伍和科研经费的集中,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更高、人员梯队配备更趋合理、经费使用更加有效。学科研究的整合,密切了学科和研究方向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各项研究之间的渗透、联合和合作,加大了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近年来研究成果和论文水平不断提高。

2.搞好实验室建设,提高研究的技术水平

实验仪器设备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研仪器设备和实验设施随着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也在加速更新。为了使我所的生物技术、遗传育种和冷水性鱼类养殖等优势学科紧跟世界研究的前沿,我们采取多渠道争取的办法,集中资金600多万元进行实验室的改造和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了部重点实验室和院重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定购了大型仪器设备有DNA序列分析仪、DNA合成仪、DNA扩增仪、液相层析仪、凝胶成像仪、多功能病理分析系统、PCR仪、超速离心机、冷冻台式离心机、万能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细胞流速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更新了分子生物学分析与检测、细胞培养和检测、鱼类生理实验和鱼类生态实验等实验设备,使实验室实验手段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研究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加强基地建设,提高试验的标准

科学研究现场试验的高标准是实现高水平研究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科学试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鱼类品种选育、分子标记技术、鱼类生理和养殖技术研究的试验水平,近年来投入600万元,对冷水性鱼类试验站进行了改扩建。建成标准化试验鱼池共计50口,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新建选育车间1006平方米,内设256个选育缸,可同时完成200个家系的选育任务和有关的遗传育种研究任务。试验基地基础设施的改造,明显提高了各项目试验的标准、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缩短了试验的周期,提高了试验的效率。

二、加强队伍建设,形成稳定的研究梯队

持续稳定的科研队伍是紧跟研究前沿和学科发展的关键。科学研究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的不断深入和探索,开创性的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工作基础。我所的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和冷水性鱼类养殖等优势学科的发展,都是以稳定的研究课题组为骨干,经过三个以上五年计划的持续发展形成的。研究队伍的持续稳定是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获得重大成果的基础。

1.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研究梯队

在学科的设置上,学科带头人掌握研究的主要领域,划分不同的研究方向,围绕研究的重点,开展不同的研究课题,形成研究主线的不同分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学科带头人既能把握各项研究的方向,又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留出广泛的空间,从而在学科内部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创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

2.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中青年骨干

承传研究所的传统,实行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研究人员,指定老师进行培养,在研究的实践中提高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听取培养导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培训、在职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独自承担部分研究课题的办法,不断提高年轻研究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已经具有独立承担课题能力的中青年研究人员,积极争取各个方面的经费支持,压担子、给任务,使其尽快成为科研骨干。在我所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和冷水性鱼类研究的三个学科的研究人员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达到人数的80%。

3.重视硕士和博士点建设,扩大培养研究生的规模

我所已与上海水产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和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近10家单位,包括协助培养)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16人次),协助指导研究生老师7人。研究生招生专业达到4个,招生点达到8个。迄今已为 5 所高校培养指导硕士毕业生15人;正在培养指导的博士生3人、硕士生16人。联合研究生培养工作不仅提高了课题的研究效率、增加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增强了与其他院所的联系,有利于学科发现人才、引进人才。

三、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获得创新成果

学科的优势,使我所的科学研究获得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持,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近年来我所在生物技术、遗传育种和冷水性鱼类研究领域获得国家重大基础发展规划(973)专题1项,国家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攻关专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技部基础、公益项目5项,专题4项,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1项,农业部跨越计划2项,农业部948项目7项,农业结构调整项目1项,丰收计划项目2项,黑龙江省重大项目5项,获得科研经费1870多万元,取得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其中"史氏鲟人工繁殖及驯化养殖技术研究"获得2004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2005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鲤鱼抗寒性状分析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鲟鳇鱼人工繁育与杂交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研究"分别获得2003、2004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锦鲤的选育技术研究"、"小体鲟引进"、"乌苏里拟鲿繁殖技术研究"、"鲶鱼精巢结构研究"、"鲤鱼当家品种培育及养殖技术研究"分别获得2002-2005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共发表科学论文170余篇,尤其是发表的学报级文章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这标志着我所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1.利用优势积极争取各级项目经费支持

根据我所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和冷水性鱼类方面的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积极组织专家论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把研究项目与我所的方向任务和特色紧密结合,使获得项目的层次不断提高,支持力度逐渐增加。对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论证和申报,从而获得经费的支持,2004年的"973"项目、2005年的公益类项目和2006年的"948"项目都是在多年论证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后获得经费资助;对于有发展前景和能体现学科特点的课题,采用所内筹措资金预研,有了基础再申报的办法,提高项目研究的成功率,"十五"攻关的几个课题,均是在我所自有经费的资助下研究,有了一定基础后列入国家研究计划,并获得比较好的结果。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有重要作用的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当地科研计划,近几年我所承担的黑龙江省的科研项目,占全省计划的三分之一以上,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2.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科研过程管理

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所学术委员会的作用,邀请项目负责人向所学术委员会做研究报告。年初项目负责人向学术委员和有关科技人员报告研究计划,年中报告执行情况,年终报告全年的研究结果。学术委员共同协助课题执行人员完善工作计划、处理遇到的困难和技术问题。对于可能有研究突破和研究前景的项目,及时予以重点支持。这一制度的执行,使课题的研究更加完善、细致、顺利,项目执行的成功率也有了较大提高。

3.重视课题的研究结果,促进学科的持续发展

把项目验收和鉴定作为学科发展的积累,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在项目的结题过程中,对于有深入研究意义和出大成果的阶段性研究课题,请项目负责人作出研究项目申报计划,把研究的成果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我所目前承担和申报的研究项目,有三分之一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延伸;对于形成成熟理论和技术的成果,请项目负责人作出成果转化和推广的计划,增加项目向生产转化的延伸,体现优势和特色学科在渔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所的科学研究工作围绕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和冷水性鱼类研究开展了一些创新研究,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着研究规模和范围较小、技术力量薄弱、承担大项目少的问题,还有一些北方渔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解决,还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网站名称加版权信息 中国-西安博达软件 邮政编码:710065
E-mail:webmaster@xxx.com 备案序号:陕ICP备123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