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聚焦生命长江 共促绿色发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联盟在武汉成立
2019-05-05 17:07:09  来源:长江水产研究所

4月27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起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联盟”在湖北省武汉市成立。联盟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武汉大学,水利部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国家林草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以及长江流域各省等主要38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自然保护区、企业共同组建,旨在聚焦全面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汇聚多方核心科技资源,合力打造目标聚焦、任务明确、团队协同、资源优化共享的创新平台,着眼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生态修复科技攻关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共同为长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中国科学院曹文宣院士,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马毅主任,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江开勇副巡视员,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徐雷鸣副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王小虎院长,以及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领导、联盟成员单位代表110余人出席成立大会。

马毅指出,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生物基因宝库和生物多样性最具典型性的生态河流,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事关我国重要生态宝库安全、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联盟成立恰逢其时。结合国家、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和长江办职责,他对联盟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解放思想,加强协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共同把联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聚焦长江大保护需求,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管理工作创新,充分发挥联盟对长江大保护的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三是强化长江资源与环境调查与监测、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修复等基础性工作,提升工作科学性,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多、更大作用。

江开勇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受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水生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濒危物种保护形势严峻,水域生态修复任务艰巨。他希望联盟继续深入开展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调查,准确掌握水生生物资源和栖息地状况;加快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人工驯养和繁育技术攻关,开展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生生物保护模式和技术;实施一批重要濒危水生动物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为长江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王小虎表示,联盟成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水生生物科学研究的具体行动。就联盟的运行,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共识合谋,协同发展。汇聚核心科技资源,合力打造目标聚焦、任务明确、团队协同、资源优化共享的创新平台,成为落实长江大保护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力量;二是科技引领、视野前瞻。围绕长江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大需求,着眼国际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的科技前沿,加快关键、核心、重大科技的研发和联合攻关;三是系统布局,整体提升。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研究提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科技解决方案。

大会审议通过了《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联盟章程》,成立了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为理事长单位的首届理事会,举行了联盟单位代表签约仪式。大会还特邀长江水产研究所邹桂伟研究员、危起伟研究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研究员、吴振斌研究员围绕长江大保护科技创新、长江鲟类保护、豚类保护、长江生态修复等方向作了专题报告。

上一条:王小虎院长到北戴河站开展工作调研
下一条:王小虎院长到渔机所开展工作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