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一带一路”项目专家组赴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渔业局访问交流。泰国渔业局副局长Thaworn Jirasoponrak、内陆水产养殖研究与发展处处长Nutthapong Wannapat以及相关渔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10余人参加了交流。
项目专家组组长朱健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一带一路”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具体任务、实施方案、预期目标以及建设意义等,随后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概况,尤其是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历史。他表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品种优化和模式探索,中国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已经走出一条集绿色、高效、安全为一体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他强调,在中泰友好互信、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淡水中心愿意做经验的分享者、技术的传递者,助力中泰两国渔业的全方位合作,秉承丝路精神,实现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Thaworn Jirasoponrak副局长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渔业局的职能作用、发展政策、机构设置、人员组成以及在研项目等,并就泰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目前,泰国淡水养殖业总产量为38万吨,总产值234亿泰铢,在渔业总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小,淡水养殖品种主要有15种,包括罗非鱼、鲶鱼、罗氏沼虾、尖吻鲈以及乌鳢等。Thaworn Jirasoponrak副局长表示,泰国内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亟需育种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模式的创新以及食品安全的保障,希望中泰可以继续开展更多的科研项目合作以及技术培训交流。
针对泰国内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诉求,专家组成员敬小军副研究员介绍了淡水中心近年来在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开展技术援外培训所取得重要成果。他表示,泰国作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淡水中心期待与泰国开展长期的渔业全方位合作,建立稳固的渔业合作关系。
次日,专家组一行又先后奔赴泰国渔业局水产动物健康研究与发展处以及水产动物饲料研究与发展处开展交流。水产动物健康研究与发展处处长Thitiporn Laoprasert以及水产动物饲料研究与发展处处长Pisamai Somsueb分别介绍了各自部门的发展历史、设施设备、职能职责以及承担项目等。敬小军副研究员了解了其人员组成和在研项目中是否涉及国际合作任务的情况,并表达了淡水中心愿意开展科研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泰之间渔业科研人员交流和互访的意愿。同时,朱健研究员表示,水产动物疾病防控与饲料营养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水产动物健康快速成长的关键保障,如何研发病害综合防控新技术与优化饲料营养结构组成,以降低病害发病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养殖成本投入,减缓养殖环境污染是现如今产业亟需解决的难题,希望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框架下,双方通过技术交流以及科研合作的方式,共同攻关行业关键难题,实现渔业互惠,科技双赢。
此次访问交流对促进下一步中泰渔业全方位合作夯实了基础,为接下来开展的多双边技术培训、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性技术研发以及渔业模式示范等提供了有效保障,进一步实现分享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伟大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