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一带一路”项目执行专家组一行6人赴印度尼西亚中爪哇(Jawa Tengah)省梭罗(Surakarta)市苏科哈尔佐(Sukoharjo)地区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来自该地区的渔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渔民共33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和交流。苏科哈尔佐地区农业渔业局Netty Harjanti局长陪同参加了相关活动。
Netty Harjanti局长表示,苏科哈尔佐地区目前具有稻田2万公顷,其他农业用地约7000公顷,且大部分农业用地均具有良好的灌溉水源和便利的交通设施,农民积极性较高,极具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潜力。截止2018年,该区域渔民人数约2700人,渔业产量约131万吨,其中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支持和帮助下,总面积达18公顷,鱼产量约2万千克,经济效益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提高养殖产量、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养殖技术、拓展养殖品种以及扩大养殖面积仍是目前急需突破的发展瓶颈。
针对苏科哈尔佐地区的发展现状,执行专家组组长朱健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历史,包括技术的升级、模式的更新等。随后,从稻渔综合种养的生态学原理、系统的构建、苗种的投放、日常的管理、稻鱼的捕获以及害虫的防护等多个方面详细现场讲解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关键技术要点和养殖要领。他表示,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具有一流的科研力量和人才团队,愿意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框架下开展中印渔业的全面深入合作,提升印尼渔民的养殖技术和水平,助推印尼渔业的跨越式发展。
培训中,执行专家组成员与当地渔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切讨论和交流,以席地而坐的形式极大的拉近了中印人民之间的关系,增进了中印人民间的友谊。在讨论中,当地渔民纷纷就养殖过程中所遇到品种挑选、苗种投放、病害防治和田埂构建等困难问题向专家组请教,专家们也一一给予了详细解答。
培训结束后,专家组冒着40度的高温天气,先后奔赴Geneng村的两个稻渔综合种养养殖场,就田间工程、水稻播种等方面的技术细节开展现场指导。通过实地操作演示了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科学的苗种投放和稻鱼捕获环节。此次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受到了当地渔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渔民的高度赞赏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