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龙江所盐碱水域养殖品种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赵志刚、张瑞等人开展的“中华绒螯蟹对水体碳酸盐碱度毒性的响应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Metabol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response mechanism to carbonate alkalinity toxicity in the gills ofEriocheir sinensis”和“Effects of alkalinity on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nd tissue structure of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分别发表在JCR 1区杂志《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C》(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fxY75SMCh548q) 和《Fishes》(https://www.mdpi.com/2410-3888/7/4/206)。
盐碱对水产动物的毒性作用是制约盐碱水养殖的重要因素。该研究聚焦碳酸盐型盐碱池塘养殖的重要经济蟹类——中华绒螯蟹,从代谢组学、免疫反应、抗氧化能力、组织生理等层面探究了中华绒螯蟹对水体碳酸盐碱度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主要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响应途径应对碱胁迫。同时,低碱度可促使中华绒螯蟹调动机体能量储备,抑制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刺激其启动抗炎和排泄调控以防御碱胁迫;而高碱度对中华绒螯蟹的生理代谢、免疫调控、组织结构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该研究对中华绒螯蟹的盐碱水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 碱度胁迫下中华绒螯蟹鳃组织代谢物变化
图2 碱度胁迫下中华绒螯蟹鳃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