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黑龙江所法罗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2019-06-18 17:06:44  来源: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所“法罗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课题组科研人员历经4年的攻关,在掌握法罗鱼性成熟关键时点、催产剂使用剂量、产卵条件和孵化方式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于2019年5月在宽甸基地,首次实现了池塘驯养条件下黑龙江土著野生法罗鱼的人工繁殖。这也是该课题组继2018年6月在原产地(黑龙江抚远)成功实现法罗鱼人工繁殖后取得的又一次突破性研究进展。课题组现保留种苗10万余尾,保存野生亲鱼50余尾。

法罗鱼,特指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也是黄河以北唯一自然分布的鲂属鱼类,为黑龙江著名的“三花五罗”之一,自然条件下,需5年方能达到性成熟。法罗鱼个体大、肌肉脂肪含量高、肉质鲜嫩,市场价格为140-200元/公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作为我国分布纬度最高的鲂属鱼类,法罗鱼兼具了极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历史上,法罗鱼广泛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嫩江、镜泊湖和兴凯湖。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其栖息范围伴随着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的影响逐年缩小,面临着完全灭绝的危险。在我国,每年仅在黑龙江抚远江段可捕捞到极少个体(不足百尾);在俄罗斯,法罗鱼已被列入《保护物种红皮书》。由于样本收集困难、暂养和运输死亡率高,对法罗鱼的研究尚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水平。

池塘驯养条件下法罗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不仅为岌岌可危的野生资源的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新养殖对象的开发及各项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上一条:黑龙江所“一种用于采集漂流性鱼卵、仔鱼网的网箱部分的清洗网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下一条:黄海水产研究所“绿鳍马面鲀规模化繁育技术”和“绿鳍马面鲀工厂化育苗技术”两项课题通过专家现场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