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黄河及其河口渔业资源评价和增殖养护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2018-07-06 17:42:26  来源:黄海水产研究所

6月30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青岛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黄河及其河口渔业资源评价和增殖养护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科技教育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北戴河中心实验站、长岛增殖实验站,全国水产推广总站,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业务专家、管理专家、技术用户和财务专家组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处处长王雪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处王书副研究员,黄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宪勇、科研处处长刘志鸿、财务处处长于津以及项目首席专家、各课题负责人等相关人员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钟大森博士主持。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首席专家黄海水产研究所王俊研究员及各协作单位的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过质询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项目针对黄河及其河口渔业资源增殖养护的突出问题和关键技术,从基础调查入手,系统开展了渔业资源调查与生物多样性评价、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调查与保护技术、增殖种类的优选及其放流关键技术与模式、增殖群体的判别与增殖效果评估技术、增殖容量评估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渔业资源利用策略和高效产出模式的构建与示范等调查与研究。分析了黄河中下游、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种类的资源量变化以及水域的理化环境和生物环境状况;评价了黄河中下游及河口邻近海域的鱼类物种多样性和黄河中下游七种重要经济鱼种的遗传多样性。测定了主要渔业种类的水声学目标强度并确立了技术参数的设置,将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成功应用于河流库区渔业资源调查。确定了黄河中下游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并研发了2项鱼类产卵场保护技术。研发了鲤、鲢、鳙和牙鲆等鱼类耳石微化学标记技术;筛选了三疣梭子蟹的微卫星标记,可以准确识别放流群体和增殖群体,解决了增殖群体的判别问题。建立了基于Ecopath的增殖生态容纳量评估模型,对主要黄河干流及河口主要放流种类的增殖生态容量进行了估算。采用生态脆弱性、生物完整性等方法评价了黄河及其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究了黄河干流重要鱼类的资源利用方式,提出了鱼类的可捕体长/体重和可捕资源量,研发了保护幼鱼的渔具选择性装置,并构建了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渔业高效产出模式。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和研究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上一条: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水产品加工前原料的质量鉴别和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结题验收
下一条:“绿鳍马面鲀工厂化育苗技术”通过专家现场验收